古诗 |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陆游 |
释义 | 原文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 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 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诗词问答问:《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参考注释退庭指法官中止或约束法庭审讯退出法庭。 经盛鸿 《民国 * 要案·刑庭庭长大义凛然》:“ 郁华 毫无惧色,徐徐退庭。” 得闲有空闲时间 如在《论语·八佾》:“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谓祭祀神灵、祖先时,好像受祭者就在面前。后称祭祀诚敬为“如在”。《后汉书·顺帝纪》:“深恐在所慢违‘如在’之义,今遣侍中 王辅 等,持节分诣 岱山 、 东海 、 滎阳 、 河 、 洛 ,尽心祈焉。” 翠微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翠的山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毛 * 《答友人》 叠嶂亦作“ 叠障 ”。亦作“迭嶂”。重迭的山峰。 南朝 梁武帝 《直石头》诗:“夕池出濠渚,朝云生叠嶂。” 隋 薛道衡 《豫章行》:“前瞻叠障千重阻,却带惊湍万里流。” 唐 孟浩然 《经七里滩》诗:“叠障数百里,沿洄非一趣。” 明 张居正 《马上见西山》诗:“迭嶂环都邑,浮光接露臺。” 李瑛 《送》诗:“狐皮帽子衬一张英俊的脸,犴皮靴子要踏平那迭嶂重峦。” 曡嶂:重迭的山峰。 宋 陆游 《还家》诗:“曡嶂出云明客眼,澄江涨雨濯京尘。”《花月痕》第四二回:“﹝ 謖如 ﹞到得山下,连峰曡嶂,壁立千仞。” 岩居亦作“嵓居”。山居,多指隐居山中。《庄子·达生》:“ 鲁 有 单豹 者,巖居而水饮,不与民共利。” 唐 权德舆 《送商州杜中丞赴任》诗:“ 綺皓 清风千古在,因君一为谢巖居。” 宋 范仲淹 《赠方秀才》诗:“高尚继先君,嵓居与俗分。” 清 周亮工 《赠胶西张用之》诗:“如此巖居应满志,自忘宿世占时名。” 临绝犹临终。 汉 王充 《论衡·四讳》:“ 曾子 重慎,临絶效全,喜免毁伤之祸也。” 唐 韩愈 《祭柳子厚文》:“嗟嗟 子厚 ,今也则亡,临絶之音,一何琅琅!” 明 李东阳 《凉风台》诗:“君不见 晋阳 书中临絶语,曾为 乐陵 求乐处。” 渔艇小型轻快的渔船。 唐 杜甫 《雨》诗之二:“渔艇息悠悠,夷歌负樵客。” 唐 陆龟蒙 《和吴中言情见寄韵》:“莫问江边渔艇子, 玉皇 看赐羽衣裳。”《水浒传》第一○六回:“那渔艇上人,抵敌不住,发声喊,都跳下水裡去了。”《老残游记》第一回:“为今之计,依 章兄 法子,驾隻渔艇,追将上去。” 跻攀亦作“ 躋扳 ”。犹攀登。 唐 杜甫 《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清晨陪躋攀,傲睨俯峭壁。” 宋 刘克庄 《沁园春·送孙季藩吊方漕西归》词:“儘缘云鸟道,躋攀絶顶。”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一·长白山》:“云雾开散, 长白山 歷歷分明,臣等不胜骇异。又正值一路,可以躋攀。”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捐科分》:“独癸巳诸君,躋扳尺寸,竭蹶终身。” 自苦自寻苦恼;自寻痛苦 应以身体为重,不要太自苦了 寸步极小的步子,比喻极短或极小的距离 寸步难行 何曾反问表示未曾 你何曾想到他今天会成为总统? 险艰险阻艰难。《北齐书·段荣传》:“吾昔与卿父冒涉险艰,同奬王室,建此大功。” 唐 杜甫 《彭衙行》:“忆昔避贼初,北走经险艰。” 清 唐孙华 《文信国祠》诗:“忆昔时摽季,逢危歷险艰。”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