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班翰林怎么写好看:
外班翰林历史词典解释
清制,翰林院侍讲以上的满缺,得由各部郎中升补,不限于翰林院出身者,称为外班翰林。这是因为清初满人翰林出身者不多,不敷补授的缘故。
词语分解:
- 外班的解释 清 制,会试中进士后,除留在京城任京官外,其分发外地任官者称外班。红楼梦第二回:“他於十六日便起身赴京,大比之年,十分得意,中了进士,选入外班,今已升了本县太爷。”
- 翰林的解释 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唐朝以后始设,明、清改从进士中选拔翰林天台陶先生。—— 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历史官职推荐:总统府印铸局
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的内部机构。以局长一人为主官,掌铸印及颁发印信、收缴旧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