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山田二首·其二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山田二首·其二原文山田无土著,大都齐晋民。 刀耕复火种,峦障成塍鳞。 闻之其初来,裹粮惟一身。 心计躬受劳,或有致富人。 赋税既以薄,蒙古风更醇。 户口兹日增,藉以资饥贫。 后此非所知,目前诚可因。 诗词问答问:山田二首·其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三十六 参考注释山田(1).山中狩猎。《周礼·地官·山虞》:“若大田猎,则莱山田之野。” 贾公彦 疏:“若田在山,则山虞芟莱草木於可陈之处。” (2).指下等田。对高田(上等田)、间田(中等田)而言。《管子·山国轨》:“山田以君寄币振其不赡,未淫失也。” (3).山间的田地。《汉书·楚元王刘交传》:“免为庶人,屏居山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汶水》:“林木緻密,行人鲜有能至矣。又有少许山田,引灌之踪尚存。” 清 顾炎武 《江上》诗:“岁旱耕山田,抱瓮禾不长。” 土著世代居住本地的人。本地人,尤用来与入侵者或殖民者对比 大都中国元朝(1271—1368)首都,即今北京,1272 年在营建中命名“大都”,意指天下最大都城 火种火源;能引火之物 七运会文明火种取自深圳 初来(1).新来,刚来。 唐 沉佺期 《人日重宴大明宫赐綵缕人胜应制》诗:“山鸟初来犹怯囀,林花未发已偷新。” 唐 李商隐 《蝶》诗之一:“初来小苑中,稍与璅闈通。” (2).原来,本来。《朱子语类》卷三三:“ 齐 鲁 初来气象已自不同,看 太公 自是与 周公 别。” 裹粮见“ 裹餱粮 ”。 惟一只有一个;仅仅一个 这是我惟一的选择 心计计谋,心里的盘算 这个年轻人做事很有心计 二子心计。——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心计险极。——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有致(1).有韵味;有情趣。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续集·古泗州城》:“人取其砖琢砚,甚古朴有致,惜砖质不能细腻耳。”《诗刊》1978年第2期:“﹝这首诗﹞节奏抑扬而有致,错综而整齐。”《文汇报》1982.9.22:“陈列有致的砚台,大大小小,各式各样。” (2).有兴致。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七:“ 常州 赵仁叔 有一联云:‘蝶来风有致,人去月无聊。’” 富人(1) 富有的人,有钱的人 富人不多 (2) 有很多钱财的人,旧时多指地主、资本家 赋税(1) 田赋及各种捐税的总称 赋税之繁重者,酌今昔而减之。——清· 洪亮吉《治平篇》 (2) 依照法律或习俗征收的款项,尤指应付给政府的费用 既以(1).既然已经。《荀子·富国》:“既以伐其本,竭其原,而焦天下矣。” 汉 贾谊 《鵩鸟赋》序:“ 谊 既以謫居 长沙 , 长沙 卑湿, 谊 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 汉 应瑒 《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和颜既以畅,乃肯顾细微。” 明 方孝孺 《先府君行状》:“惟我先府君之卒,不肖孤既以十年二月二十四日奉柩与先妣 林夫人 合塟於 深湾 童施山 之原,復惧盛德未纪,无以明示来世,疾首痛心,以日以夜。” (2).既然因为。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夫悠悠者既以未效不求,而求者以不专丧业。” 蒙古蒙古: ①民族名。唐时始见史书记载。初居额尔古纳河流域,后逐渐散布到蒙古高原的广大地区,过着游牧生活。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各部,建立蒙古汗国。此后展开大规模军事活动,先后攻灭西辽、西夏、金、大理、南宋,统一全国,建立元朝,势力远及中亚和南俄等地。 ②中亚内陆国。在中国和俄罗斯间。面积15665万平方千米。人口231万(1995年)。首都乌兰巴托。全境为高原。气候干旱。草原分布广,南部为戈壁区。居民主要从事畜牧业。工业以畜产加工最重要。铜钼矿开采有相当规模。户口(1) 指一地住户及其人口。一家叫一户,一人叫一口 不敢敛户口。——《聊斋志异·促织》 言其户口。——清· 洪亮吉《治平篇》 户口消落。 户口则增。 (2) 居民 自从拗相公当权,创立新法,伤财害民、户口逃散。——《警世通言》 以资(1) 作为…的工具,作为…的方法 以资鼓励 (2) 补充(不足) 以资弥补 后此在此以后 前此后此皆属过。——清·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所知(1) 已掌握的知识 所知不多 (2) 指相识的人 他所知的只是有限的几个人 目前当前,现在 目前我掌握的材料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