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和施德远双莲韵二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袁说友 |
释义 | 和施德远双莲韵二首原文政拙才疏只具员,也应和气到吴边。乡来偶尔双岐麦,今复申之并蒂莲。 颇觉园丁惊创见,正须骚客赋新联。 天休要是传消息,得得装成大有年。 诗词问答问:和施德远双莲韵二首的作者是谁?答:袁说友 袁说友和施德远双莲韵二首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政拙谓拙于政事。《旧唐书·隐逸传·阳城》:“ 城 自署其第曰:‘抚宇心劳,徵科政拙,考下下。’” 唐 韦应物 《答王郎中》诗:“赋繁属军兴,政拙愧斯人。” 宋 范成大 《甘棠驿》诗:“心劳政拙无遗爱,惭向 甘棠驛 里来。” 应和对一种言行表示呼应,附和 同声应和 乡来往昔,过去。乡,通“ 向 ”。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三:“洗搨其文,于‘门’下见‘卒’字,‘亭’下见‘长’字,皆乡来搨本所未见。” 偶尔很少出现;远不是经常的 他总是出外勤,偶尔回趟总部也呆不了多久 并蒂莲(1) 并排地长在同一茎上的两朵莲花 (2) 文学作品中比喻恩爱的夫妻 园丁(1) 园夫。专门从事园艺的劳动者 (2) 现多比喻小学教师 创见独到的见解 客赋客户交纳的赋税。《新唐书·宇文融传》:“使还言状,帝乃下詔:‘以客赋所在,并建常平仓,益贮九穀,权发敛;官司劝作农社,使贫富相恤。’” 天休(1).天赐福佑。《书·汤诰》:“凡我造邦,无以匪彝,无即慆淫,各守尔典,以承天休。”《左传·宣公三年》:“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 杜预 注:“民无灾害,则上下和而受天祐。” 宋 王禹偁 《单州成武县行宫上梁文》:“皇上俯从人欲,上答天休。” 明 方孝孺 《双桂轩铭》:“尔衍尔昭,尔公尔侯,復膺天休。” (2).指天子的恩庥。 唐 元稹 《为萧相国谢太夫人国号诰身状》:“恩光灼燿,捧戴兢惶,对扬天休,无任战越。” 要是——用在偏正复句的偏句中,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正句有时用“就”跟它呼应 你要是没有时间来的话,我可以去找你 消息(1) 情况报道 消息灵通人士 (2) 音信 杳无消息 得得(1).任情自得貌。语本《庄子·骈拇》:“夫不自见而见彼,不自得而得彼者,是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者也。” 南朝 梁 何逊 《西州直示同员》诗:“誓将收饮啄,得得任心神。” 宋 黄庭坚 《和甫得竹数本于周翰喜而作诗和之》:“人知爱酒耳,不解心得得。”《红楼梦》第三八回:“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2).频频;频仍。 唐 王建 《洛中张籍新居》诗:“云山且喜重重见,亲故应须得得来。” 金 高庭玉 《柳絮》诗:“得得穿朱户,时时扑翠屏。” (3).特特,特地。 唐 陆龟蒙 《丁隐君歌序》:“别业在深山中,非得得行不可适到其下。”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二十:“我得得为渠入 蜀 ,何意见怪?”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纵千里万里,犹将买草鞋得得而往。” (4).应诺之词。犹言好好。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一:“﹝ 仁宗 ﹞一日将御朝, 温成 送至殿门,抚背曰:‘官家今日不要忘了宣徽使。’上曰:‘得得。’” (5).的确,确实。《清平山堂话本·简帖和尚》:“良人得得负奇才,何事年年被放回?” (6).恰好。 宋 范成大 《万州》诗:“前山如屏墻,得得正当户。” (7).犹答答。作词或词组的后缀。 叶圣陶 《微波》:“十二分通脱的一个女郎,两年以后,会变成这样羞人得得的。” (8).象声词。多形容马蹄声。 清 黄景仁 《道中秋分》诗:“瘦马羸童行得得,高原古木听空空。” 曹禺 《王昭君》第四幕:“马蹄得得,一个骑兵跑得满头大汗上。” 大有年大丰年。《春秋·宣公十六年》:“冬,大有年。”《穀梁传》:“五穀大熟,为大有年。”《宋书·文帝纪》:“是岁,大有年。”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致语口号》:“三朝遗老九门前,又见承平大有年。”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