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读薛文清读书录
朝代 清代
作者 乾隆
释义

读薛文清读书录原文

孔孟既云没,邪说浸昌炽。

祖龙焚坑之,吾道益失坠。

汉唐千载间,孰为传道器。

宋氏正学明,乃能辟邪诐。

周程与张朱,前后绪相继。

卓哉薛文清,为学知取弃。

独宗五子语,可谓得大意。

兹读读书录,聿见平生志。

自云心所开,取以相劄记。

如香象度河,步步皆实地。

澹泊味有馀,中庸行多愧。

所钦道圣贤,文章乃馀事。

诗词问答

问:读薛文清读书录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读薛文清读书录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十二

参考注释

孔孟

儒家代表人物 孔子 和 孟子 的并称。 晋 张协 《洛禊赋》:“於是搢绅先生,啸儔命友,携朋接党,冠童八九,主希 孔 孟 ,宾慕 颜 柳 。临涯咏唫,濯足挥手。” 宋 王安石 《哭梅圣俞》诗:“栖栖 孔 孟 葬 鲁 邹 ,后始卓犖称 軻 丘 。” 元 郝经 《原古上元学士》诗:“麟死九鼎沦,万世无 孔 孟 。文字糠粃餘,扶藉不絶圣。” 清 朱轼 《<张子全书>序》:“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 孔 孟 为法。”

邪说

不正当的议论、主张

辟邪说

昌炽

(1).兴旺,昌盛。语本《诗·鲁颂·閟宫》:“俾尔昌而炽,俾尔寿而富。” 汉 刘向 《说苑·建本》:“夫穀者,国家所以昌炽,士女所以姣好,礼义所以行,而人心所以安也。”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名臣》:“子孙昌炽,世世无比。”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八》:“《诗》三百篇,福禄寿考,子孙昌炽,颂祷嘏祝而不疑。”

(2).犹猖獗,猖狂。《资治通鉴·后梁太祖乾化二年》:“我经营天下三十年,不意 太原 餘孽更昌炽如此!”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赖非夷狄昌炽之时,又无 尧 汤 水旱之变,故天下无事,过於百年。”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狂蛊中于人心,妄行者日昌炽,进毒操刀,若惟恐宗邦之不蚤崩裂。”

祖龙

(1).指 秦始皇 。《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六年﹞秋,使者从 关 东夜过 华阴 平舒道 ,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 滈池君 。’因言曰:‘今年 祖龙 死。’” 裴駰 集解引 苏林 曰:“祖,始也;龙,人君象。谓 始皇 也。” 唐 胡曾 《咏史诗·东海》:“自是 祖龙 先下世,不关无路到 蓬莱 。” 明 许时泉 《武陵春》:“只弄得 上蔡门 兔犬酸心, 望夷宫 马鹿攒眉,鲍鱼车风动 祖龙 归,四海内干戈鼎沸。” 清 梁佩兰 《易水行》:“ 荆卿 不得刺 秦王 , 无且 在殿提药囊,为谋不成实天意, 祖龙 胆落 荆卿 死。”

(2).借指其他帝王。 唐 温庭筠 《湖阴词》:“祖龙黄鬚珊瑚鞭,铁驄金面青连钱。”按,《晋书·明帝纪》:“帝母 荀氏 , 燕 代 人,帝状类外氏,鬚黄。”此指 晋明帝 。

焚坑

见“ 焚书坑儒 ”。

吾道

我的学说或主张。《论语·里仁》:“子曰:‘ 参 乎!吾道一以贯之。’” 唐 杜甫 《屏迹》诗之二:“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宋史·道学传二·杨时》:“ 顥 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章炳麟 《致陶柳二子书》:“闻 孙逸仙 亦倡是説,窃幸吾道不孤。”

失坠

见“ 失队 ”。

千载

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道器

(1).语本《易·繫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器为 中国 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道是无形的,含有规律和准则的意义;器是有形象的,指具体事物或名物制度。道器关系实即抽象道理与具体事物之间的关系问题。

(2).通权达变与拘泥古板。 隋 王通 《中说·周公》:“ 温彦博 问:‘ 嵇康 、 阮籍 何人也?’子曰:‘古之名理者,而不能穷也。’曰:‘何谓也?’子曰:‘道不足而器有餘。’曰:‘敢问道器?’子曰:‘通变之谓道,执方之谓器。’”

(3).儒家经典的要义及各儒家流派对经典要义的诠释。 元 虞集 《鹤山书院记》:“於是传注之所存者,其舛譌牴牾之相承,既无以明辨其非是,而名物度数之幸在者,又不察其本原,诚使有为於世,何以徵圣人制作之意,而为因革损益之器哉! 魏氏 又有忧於此也,故其致知之日,加意於《仪礼》、《周官》、大小《戴》之记,及取诸经注疏正义之文,据事别类而録之,谓之《九经要义》。其志将以见夫道器之不离,而有以正其臆説聚讼之惑世。”

(4).谓大器。 清 王夫之 《牧石先生暨吴太恭人合祔墓表》:“于童年,小有过失, 少峯公 责谴门外,永夕下钥,时当除夕,风雪凄迷。先考私从隙道掖令归寝。先生引咎自责,必遵庭命。翼日元旦, 少峯公 方啟扉焚香,先生怡颜长跽。 少峯公 且喜且泣,称其允为道器。”

(5).指精神及物质文明。 梁启超 《新民说》十一:“言文分而人智局也,文字为发明道器第一要件。其繁简难易,常与民族文明程度之高下为比例差。”

正学

谓合乎正道的学说。 西汉 武帝 时,排斥百家,独尊儒术,始以儒学为正学。《史记·儒林列传》:“ 公孙子 ,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 宋 李之彦 《东谷所见·异端》:“士君子莫不知崇尚正学,排斥异端。” 明 宋濂 《凝道记下》:“ 秦 汉 以来,正学失传。” 宋 初 孙复 、 胡瑗 、 石介 以尊 孔子 ,崇《大学》《中庸》,排佛、道为正学。 清 黄宗羲 《宋元学案·泰山学案》:“ 宋 兴八十年, 安定 胡先生 、 泰山 孙先生 、 徂徠 石先生 ,始以师道明正学,继而 濂 洛 兴矣。”

辟邪

偏邪不正。《左传·昭公十六年》:“辟邪之人而皆及执政,是先王无刑罚也。” 杜预 注:“言为过谬者,自应用刑罚。”《国语·周语上》:“国之将亡,其君贪冒、辟邪、淫佚、荒怠、麤秽、暴虐。”

(1).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似鹿而长尾,有两角。《急就篇》卷三:“射鬾辟邪除羣凶。” 颜师古 注:“射鬾,辟邪,皆神兽名……辟邪,言能辟御妖邪也。”《汉书·西域传上·乌弋山离国》“有桃拔、师子、犀牛”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桃拔一名符拔,似鹿,长尾,一角者或为天鹿,两角者或为辟邪。” 唐 秦韬玉 《豪家》诗:“地衣镇角香狮子,帘额侵钩绣辟邪。” 闻一多 《红烛·剑匣》:“我又将他制成层迭的花边:有盘龙、对凤、天马、辟邪底花边。”

(2).古代宫中对仆役给使的称呼。《三国志·魏志·明帝纪》“ 宣王 顿首流涕”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明帝 ﹞顾呼宫中常所给使者曰:‘辟邪来!汝持我此詔授太尉也。’” 清 方以智 《通雅·称谓》:“ 魏明帝 使给使辟邪,召 司马懿 。辟邪,给使之号,犹 汉 之丞相苍头呼为宜禄也。”

(3).宝剑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吴大帝 有宝刀三,宝剑六。宝剑六:一曰白虹,二曰紫电,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青冥,六曰百里。”

(4).避除邪祟。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七:“学道之士居山,宜养白犬白鸡,可以辟邪。”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韦庶人 妹以豹头枕辟邪,白泽枕辟魅。”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方伯取黄缎八尺,求书符辟邪。”

(1).屏除邪念。 南朝 陈 徐陵 《齐国宋司徒寺碑》:“摄乱以定,闢邪以律。”

(2).驱除 * 。 明 吕坤 《呻吟语·谈道》:“闢邪不得其情,则邪愈肆;攻疾不对其症,则病愈剧。”

前后

(1) 早于或迟于某一特定时间的一段时期

冬之望日前后。——清· 林觉民《与妻书》

春节前后

(2) 大约在特定的时间

在1969年前后

(3) 指时间上从开始到结束

全场演出前后用了两小时

(4) 总共

她前后来过四次

(5) 某一地点的前面和后面

宅院前后都已绿化

(6) 正面和背面

前后受敌

相继

一个跟着一个;连续不断;相承袭;递相传授

代表们相继发言

子孙相继为王。——《战国策·赵策》

为学

做学问;治学。《老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唐 韩愈 《上考功崔虞部书》:“夫古之人四十而仕,其行道为学既已大成,而又之死不倦,故其事业功德,老而益明,死而益光。” 许地山 《东野先生》:“他从不苟且,为学做事都很认真。”

五子

(1). 夏 太康 昆弟五人。《楚辞·离骚》:“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巷。” 朱熹 集注:“五子为 太康 昆弟五人。” 唐 韩愈 《送孟东野序》:“ 夏 之时,五子以其歌鸣。”一说为 太康 弟。 游国恩 《离骚纂义》引 王引之 曰:“ 五子 ,即 五观 也。”

(2).指 宋 代的 周敦颐 、 程颢 、 程颐 、 张载 、 朱熹 。 清 何凌汉 《宋元学案叙》:“余生於 濂溪 之乡,幼禀庭训,读 宋 五子书。”

(3).谓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干支相配六十年间有五个子年,故称。《汉书·律历志上》:“日有六甲,辰有五子。” 颜师古 注:“六甲之中唯甲寅无子,故有五子。”《国语·周语下》:“夫六,中之色也。” 三国 吴 韦昭 注:“天有六甲,地有五子,十一而天地毕矣。”

(4).树名。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五子》:“ 裴渊 《广州记》曰:‘五子树,实如梨,里有五核,因名五子。治霍乱金疮。’”

可谓

(1) 可以说是;可以称为

(2) 何为

管仲得行其知于国,国可谓乱乎?——《管子》

大意

不经意、不仔细、疏忽

千万不可粗心大意

读书

(1) 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云心

(1).云端;高空。有时用指神话中的仙境。 南朝 梁 王训 《奉和同泰寺浮图》:“重櫨出汉表,层栱冒云心。” 唐 元稹 《莺莺传》:“絳节随金母,云心捧玉童。” 宋 赵令畤 《蝶恋花》词:“正是断肠凝望际。云心捧得 嫦娥 至。”

(2).形容闲散如云的心情。 唐 白居易 《初夏闲吟兼呈韦宾客》:“云鬢随身老,云心著处安。” 唐 黄滔 《狎鸥赋》:“云心瀟洒以荐往,鹤貌飘颻而叠至。”

劄记

读书笔记

象度

指天象的度数。《后汉书·郎顗传》:“昼研精义,夜占象度,勤心鋭思,朝夕无倦。”

步步

一步一步;每步。 南朝 宋 谢庄 《宋孝武宣贵妃诔》:“旌委鬱於飞飞,龙逶迟於步步。” 唐 李商隐 《南朝》诗:“谁言琼树朝朝见,不及金莲步步来。”《敦煌曲子词·献忠心》:“望丹闕,步步泪,满衣襟。”《花月痕》第七回:“偶然扑蝶粉墙东,步步纤痕印落红。” 毛 *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不能步步后退,毫无原则,什么都答应。”

实地

(1) 在事情发生或出现的地方;在现场

实地考察

(2) 实实在在地

实地去做

澹泊

恬淡寡欲;不追求名利

中庸

(1) 儒家的道德标准,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调和折中

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论语·雍也》

(2) 见“四书”

(3) 德才平常;中材

材能不及中庸。——汉· 贾谊《过秦论》

所钦

谓所钦佩的人。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 晋 嵇康 《赠弟秀才》四言诗云:‘感悟驰情,思我所钦。’则以所钦为弟。 陆机 《赠从兄车骑诗》云:‘寤寐靡安豫,愿言思所钦。’则以所钦为兄。又《赠冯文羆诗》云:‘慷慨谁为感,愿言怀所钦。’则以所钦为友。”

圣贤

圣人与贤人的合称;亦指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的人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文章

(1) 原指文辞,现指篇幅不很长而独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报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每为文章。

(3) 比喻曲折隐蔽的含义

话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序

照例文章总得做好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0:4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