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挂金索 |
朝代 | 元代 |
作者 | 马钰 |
释义 | 挂金索原文三更里,明月正把乾坤照。吓得邪魔,千里不见了。 退尽阴兵,不用刀圭妙。 海底龟蛇,自然相盘绕。 诗词问答问:挂金索的作者是谁?答:马钰 马钰挂金索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三更第三更,约在半夜十二时左右 月正正月。《书·舜典》:“月正元日, 舜 格于文祖。” 孔 传:“月正,正月。” 孔颖达 疏:“正训长也,月正言月之最长,正月长於诸月,月正还是正月也。” 谓皓月正当中天。 唐 周贺 《宿李枢书斋》诗:“夜凉书读遍,月正户全开。” 乾坤(1) 天地 扭转乾坤 (2) 男女 邪魔(1).妖魔。《敦煌变文集·破魔变文》:“点检邪魔百万般,拟捉如来似等闲。” 元 无名氏 《神奴儿》第四折:“嘱付那 开封府 户尉门神当住他那外道邪魔。”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打鬼》:“每至打鬼,各喇嘛僧等扮演诸天神将以驱逐邪魔,都人观者甚众,有万家空巷之风。” (2).旧谓魔鬼造成惑乱慧性、妨碍修行的变态心理。《红楼梦》第一一八回:“但愿他从此一心巴结正路,把从前那些邪魔永不沾染,就是好了!”《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四回:“只因为贪恋利欲,埋没了你的智慧,生出无穷的魔障,今 * 命光发露,透出你的智慧,还不趁势用你本来具足的慧剑,斩断你的邪魔吗?” 曹禺 《日出》第四幕:“他没有表情,呆滞地望着 李石清 ,如同中了邪魔一样。” 千里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不见(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阴兵(1).神兵;鬼兵。 唐 卢仝 《冬行诗》之三:“野风结阴兵,千里鸣刀枪。” 宋 欧阳修 《栾城遇风效韩孟联句体》:“頽城鏖战鼓,掠野过阴兵。”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九:“ 杨相国 曰:‘某为军容使 杨玄价 所譖,不幸遭害,今已得请於上帝,赐阴兵以復仇。’”《西游记》第三八回:“那各神即着本处阴兵,刮一阵聚兽阴风,捉了些野鷄山雉,角鹿肥獐,狐獾狢兔,虎豹狼虫。” 鲁迅 《二心集·关于翻译的通信》:“况且前来的大抵是纸人纸马,说得耳熟一点,那便是‘阴兵’,实在是也无从迎头痛击。” (2).指女兵。《水浒传》第七六回:“后阵又是一队阴兵,簇拥着马上三箇女头领,中间是 一丈青 扈三娘 ,左边是 母大虫 顾大艘 ,右边是 母夜叉 孙二娘 。” 不用用不着,不必 不用你管这事 你留步吧,不用下去了 刀圭(1).中药的量器名。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服之三刀圭,三尸九虫皆即消坏,百病皆愈也。” 王明 校释:“刀圭,量药具。 武威 汉 墓出土医药木简中有刀圭之称。”《本草纲目·序例》引 南朝 梁 陶弘景 《名医别录·合药分剂法则》:“凡散云刀圭者,十分方寸匕之一,准如梧桐子大也……一撮者,四刀圭也。” 唐 崔元略 《赠毛仙翁》诗:“度世无劳大稻米,昇天只用半刀圭。”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周琰》:“更赠公良药一刀圭,服之必效。” (2).指药物。 唐 王绩 《采药》诗:“且復归去来,刀圭辅衰疾。” 明 单本 《蕉帕记·赠帕》:“愿今宵,刀圭入口,寒热霎时消。”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一章:“夫 卢梭 诸大哲之微言大义,为起死回生之灵药,返魄还魂之寳方。金丹换骨,刀圭奏效, 法 美 文明之胚胎,皆基於是。” (3).指医术。 明 陆采 《明珠记·访侠》:“愿弃了升斗微官,早学那刀圭金鼎,便携家共住。” (4).乳酪类的食物的别名。 宋 陶穀 《清异录·草创刀圭》引《高丽博学记》:“酥名大刀圭,醍醐名小刀圭,酪名水刀圭,乳腐名草创刀圭。” (5).汤匙。 章炳麟 《新方言·释器》:“斟羹者或借瓢名,惟 江 南 运河 而东,至 浙江 、 福建 数处,谓之刀圭。音如条耕。” 海底(1) 海洋的底部 (2) 海床 龟蛇(1).龟和蛇。古人常将此二物绘于旗上,以为能消灾避害。《周礼·春官·司常》:“龟蛇为旐。” 郑玄 注:“龟蛇象其扞难辟害也。” 贾公彦 疏:“龟有甲能扞难,蛇无甲,见人避之,是避害也。”按, 清 王引之 以为“龟蛇”当为“龟旐”之误。参见“ 龟旐 ”。《参同契》卷下:“雄不独处,雌不孤居, 元武 龟蛇,蟠紏相扶。”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九:“ 祥符 间避 圣祖 讳,始改 玄武 为 真武 ……后兴 醴泉观 ,得龟蛇,道士以为 真武 现,绘其像为北方之神,披髮黑衣,仗剑踏龟蛇,从者执黑旗,自后奉事益严。”参见“ 玄武 ”。 (2).神名。即 玄武 。 (3). 龟山 和 蛇山 的并称。在今 湖北省 武汉市 。 龟山 在 汉阳 , 蛇山 在 武昌 ,两山隔 江 对峙。古为扼守 江 汉 要塞。 武汉长江大桥 即建于两山间。 毛 * 《水调歌头·游泳》词:“风檣动, 龟 蛇 静,起宏图。” 自然(1) 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择于自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2) (3)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非人为的 自然现象 自然之验。——《史记·货殖列传》 (4) 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动作很自然 复得返自然。(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自然蛾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 听其自然 (6) 当然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鲁迅《朝花夕拾》 盘绕(1) 螺旋状地或圈状地缠绕在某物上 她把头发盘绕在头顶上 (2) 用(如藤条、灯心草、嫩枝)互相围绕做成(篮子或环状物)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