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雪(十月八日)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雪(十月八日)原文初冬霏六出,农瑞纪京华。 曾是逢来罕,真教望去嘉。 纷糅当午密,飘堕逐风斜。 乍可窗无月,休猜璧有瑕。 铺田为喜色,缀树乃祥花。 雅称瑶台赏,何烦步障遮。 佳徵应兆麦,馀事亦烹茶。 今岁吾诚幸,欣承敬倍加。 诗词问答问:雪(十月八日)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五言排律 押麻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十三 2. 十月八日 参考注释初冬入冬的头一个月,即阴历十月 六出雪花的别称 草木花多五出,花雪独六出。——《宋书·符瑞志下》 京华国都 誉满京华 真教(1).指佛教,佛法。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融觉寺》:“虽石室之写金言, 草堂 之传真教,不能过也。”《敦煌变文集·妙法莲花经变文》:“至心启告十万尊,谁解宣扬微妙法,若能为我谈真教,身为奴僕不为难。” (2).指纯真的教化。 明 刘元卿 《贤奕编·警喻》:“彼其所以章轨真教,敦典崇礼,敷政明刑,其术万方,无非使人同归于善而已。” 纷糅众多而杂乱。《楚辞·九辩》:“惟其纷糅而将落兮,恨其失时而无当。” 王逸 注:“纷糅,众杂也。”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霰淅沥而先集,雪纷糅而遂多。”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其中或符籙、或药方、或人家春联,纷糅无绪,亦间有经书古文诗句。” 当午正午;中午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飘堕犹飘落。 汉 宋子侯 《董娇饶》诗:“春风东北起,花叶正低昂……终年会飘堕,安得久馨香。” 宋 苏轼 《与胡祠部游法华山》诗:“君犹鸞鹤偶飘堕,六翮如云岂长鎩。” 乍可(1).只可。 唐 元稹 《虫豸诗·浮尘子》之二:“乍可巢蚊睫,胡为附蟒鳞。” 宋 蒋捷 《瑞鹤仙·乡城见月》词:“劝清光,乍可幽窗相伴,休照红楼夜笛。” (2).宁可。 唐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乍可怱怱共百年,谁便遥遥期七夕。” 唐 元稹 《决绝词》:“乍可为天上牵牛织女星,不愿为庭中红槿枝。” 宋 辛弃疾 《六州歌头·属得疾小愈戏作以自释》词:“删竹去?吾乍可、食无鱼,爱扶疏。” (3).方才,恰巧。 清 陆嵩 《新年作》诗:“新年乍可破七日,四日阴雨三日雪。” 怎可。 唐 张鷟 《龙筋凤髓判·考功》:“鸡冠比玉,乍可依稀?鱼目参珠,曾何髣髴?” 喜色欣喜的神色 雅称(1).素称。《后汉书·韦彪传》:“好学洽闻,雅称儒宗。” 宋 柳永 《永遇乐》词之二:“甘雨车行,仁风扇动,雅称安黎庶。” (2).美称。 元 黄溍 《日损斋笔记·辨经》:“而今之致餼於人者,反借以为雅称,是以鬼事人也。” 瑶台(1).美玉砌的楼台。亦泛指雕饰华丽的楼台。《楚辞·离骚》:“望瑶臺之偃蹇兮,见 有娥 之佚女。” 游国恩 纂义引 徐焕龙 曰:“瑶臺,砌玉为臺。”《淮南子·本经训》:“晚世之时,帝有 桀 紂 ,为琁室瑶臺,象廊玉牀。”《旧唐书·后妃传上·太宗贤妃徐氏》:“是以卑宫菲食,圣主之所安;金屋瑶臺,骄主之为丽。” 明 李梦阳 《去妇词》:“瑶臺筑就犹嫌恶,金屋装成不论钱。” (2).指传说中的神仙居处。 晋 王嘉 《拾遗记·昆仑山》:“傍有瑶臺十二,各广千步,皆五色玉为臺基。”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四折:“你如今上丹霄、赴絳闕、步瑶臺。比红尘中别是一重境界。”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相奉旨招婿》:“小娘子是瑶臺 閬苑 神仙, 蔡状元 是 天禄 石渠 贵客。” (3).积雪的楼台。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赞》:“气徧霜繁,年丰雪积……权陋瑶臺,暂践盈尺。” 唐 许浑 《看雪》诗:“客醉瑶臺曙,兵防玉塞寒。” 宋 柳永 《望远行》词:“长空降瑞,寒风翦,淅淅瑶花初下……须信幽兰歌断,彤云收尽,别有瑶臺琼榭。” (4).玉镜台。妆台的美称。 唐 刘禹锡 《伤往赋》:“寳瑟僵兮弦柱絶,瑶臺倾兮镜匳空。” 明 汤显祖 《南柯记·御饯》:“冠裳俊雅,正瑶臺镜里,凤妆浓乍。” 何烦何须,何必。《太平广记》卷二五二引 唐 高彦休 《唐阙史·俳优人》:“《金刚经》云:‘敷座而坐。’或非妇人,何烦夫坐然后儿坐也?” 步障古代的一种用来遮挡风尘、视线的屏幕 应兆应验的征兆。《红楼梦》第七七回:“就像 孔子 庙前的檜树,坟前的蓍草, 诸葛 祠前的柏树, 岳武穆 坟前的松树……世乱,他就枯乾了;世治,他就茂盛了,凡千年枯了又生的几次。这不是应兆么?” 烹茶煮茶或沏茶 今岁指今年 今岁是个丰收年 倍加格外;越发 乃倍加钦敬。——《三国演义》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