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和韩道济见示云溪之什
朝代 宋代
作者 郭印
释义

和韩道济见示云溪之什原文

水竹吾庐胜,幽遐不用寻。
秋江分浩渺,夏日閟沉阴。
野客敲门看,骚人倚杖吟。
佥言清入骨,坐久发毛森。

诗词问答

问:和韩道济见示云溪之什的作者是谁?答:郭印
问:和韩道济见示云溪之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郭印的名句有哪些?答:郭印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水竹

竹子的一种( Phyllostachys heteroclada ),有披针形叶子,长在河、湖边或灌木丛中,可编制竹席、花篮等器物

吾庐

我的屋舍。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一:“众鸟欣有託,吾亦爱吾庐。” 唐 白居易 《吾庐》诗:“吾庐不独贮妻儿,自觉年来侵身衰。” 元 张可久 《人月圆·三衢道中有怀会稽》曲:“不如归去, 香炉峰 下,吾爱吾庐。”

幽遐

僻远;深幽。《晋书·礼志下》:“故虽幽遐侧微,心无壅隔。” 唐 包融 《武陵桃源送人》诗:“ 武陵 川径入幽遐,中有鸡犬 秦 人家。” 明 吴本泰 《帝京篇》诗:“求治毋太速,防微勿滋蔓。所期日月光,幽遐理必贯。”

不用

用不着,不必

不用你管这事

你留步吧,不用下去了

浩渺

广阔无边

江湖浩渺足春水。——赵孟頫《送高仁卿还湖州》

夏日

(1) 夏天

夏日葛衣。——《韩非子·五蠹》

(2) 夏季的太阳

夏日炎炎似火烧

野客

(1).村野之人。多借指隐逸者。 唐 杜甫 《柟树为风雨所拔叹》诗:“野客频留惧雪霜,行人不过听竽籟。” 金 元好问 《怀益之兄》诗:“溪僧时问字,野客或知琴。” 清 谢淞洲 《支公禅院》诗:“野客闻鹤鸣,山僧报茶熟。”

(2).蔷薇花的戏称。 明 都卬 《三馀赘笔·十友十二客》:“﹝ 宋 ﹞ 张敏叔 以十二花为十二客,各诗一章。牡丹,赏客;梅,清客……蔷薇,野客。”

敲门

(1).叩门。 宋 苏轼 《浣溪沙》词:“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水浒传》第三七回:“ 宋江 和两个公人来到庄院敲门。” 巴金 《利娜》上篇:“一群一群的男女修士挨家挨门地敲门。”

(2).古代婚仪中的纳采。《宋史·礼志十八》:“诸王纳妃。 宋 朝之制,诸王聘礼,赐女家白金万两,敲门用羊二十口、酒二十壶、綵四十匹。”原注:“即古之纳采。”

骚人

(1) 指诗人

骚人墨客

(2) 泛指忧愁失意的文士、诗人

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李白《古风》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倚杖

(1).依赖。 晋 干宝 《晋纪总论》:“倚杖虚旷,依阿无心者,皆名重海内。”《晋书·赵胤传》:“ 南顿王 宗 反, 胤 杀 宗 ,於是 王导 、 庾亮 并倚杖之。” 清 薛福成 《书益阳胡文忠公与辽阳官文恭公交欢事》:“今用事者,胸无成见,依人而行,况以使相而握兵符,又隶旗籍,为朝廷所倚杖,每有大事,可借其言以得所请。”

(2).拄着手杖。 南朝 宋 鲍照 《代东武吟》:“腰镰刈葵藿,倚杖牧鷄豚。” 唐 王维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诗:“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唐 杜甫 《春归》诗:“倚杖看孤石,倾壶就浅沙。”

佥言

(1).众人的意见。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经说·九官相逊不相逊》:“夫 舜 之命 禹 、 垂 、 益 、 伯夷 也,皆出於僉言;惟其出於僉言也,故不容於不相逊。至於 稷 、 契 、 皋陶 之与 夔 、 龙 也,则不待於僉言;惟其不待於僉言,故不用於相逊。”

(2).皆云,都说。《魏书·和跋传》:“忽遇暴风,云雾四塞。 世祖 怪而问之,羣下僉言:‘ 跋 世居此土,祠冢犹存,其或者能致斯变。’”

入骨

刻骨铭心,感受上达到极点

切肤之痛,入骨之恨

发毛

(1) 汗毛竖起来,喻指惊惧

那副凶恶的样子让人发毛

(2) 〈方〉∶动怒

别惹他,这人要发毛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6:4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