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送刘善长归北安省亲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洪皓 |
释义 | 送刘善长归北安省亲原文九龄颖悟已惊人,乃父分茅善抚民。郑忽身为周室质,贾生议屈汉庭臣。 行攀郄桂荣三斧,暂著莱衣省二亲。 勿讶班荆歌陟屺,小人有母在江宾。 诗词问答问:送刘善长归北安省亲的作者是谁?答:洪皓 参考注释九龄(1).九岁。 汉 扬雄 《法言·问神》:“育而不秀者,吾家之 童乌 乎?九龄而与我玄文。” 晋 陶潜 《责子》诗:“ 通 子垂九龄,但念梨与栗。” (2).指九十岁。语本《礼记·文王世子》:“ 文王 谓 武王 曰:‘女何梦矣?’ 武王 对曰:‘梦帝与我九龄。’ 文王 曰:‘女以为何也?’ 武王 曰:‘西方有九国焉,君王其终抚诸。’ 文王 曰:‘非也!古者谓年龄,齿亦龄也。我百、尔九十,我与尔三焉。’ 文王 九十七乃终, 武王 九十三而终。” 郑玄 注:“九龄,九十年之祥也。”后引申为长寿。 唐 殷寅 《玄元皇帝应见贺圣祚无疆》诗:“言因六梦接,庆叶九龄传。” 宋 范成大 《别拟太上皇帝挽歌词》:“如何千万寿,不待九龄终。”《扫迷帚》第二回:“在 文王 之告 武王 曰,梦帝锡九龄,不赐 管 蔡 ,是也。” 颖悟聪慧过人;极其聪明的(多指少年) 不意先生如此青年,竟有这等颖悟。——《镜花缘》 惊人令人惊奇 他们的经济情况以惊人的速度得到改善 乃父(1).你的父亲。《书·君牙》:“惟乃祖乃父,世篤忠贞,服劳王家。”《汉书·燕灵王刘建传》:“﹝ 高后 ﹞笑曰:‘顾乃父知田耳,若生而为王子,安知田乎?’” (2).旧时称人家的父亲。《醒世姻缘传》第十六回:“他的乃父是我朝数得起一个清官。” 分茅分封王侯。古代分封诸侯,用白茅裹着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征授予土地和权力,谓之“分茅”。《晋书·八王传赞》:“有 晋 鬱兴,载崇藩翰,分茅锡瑞,道光恒典。” 唐 杨巨源 《重送胡大夫赴振武》诗:“向年擢桂儒生业,今日分茅圣主恩。” 明 朱鼎 《玉镜台记·寄家书》:“哲人萎弃真堪悼,你勋庸未克遂分茅。” 清 叶廷琯 《吹网录·明潞王画兰石刻》:“集蓼早忧家国难,分茅空负祖宗恩。” 抚民治理人民。《书·微子之命》:“皇天眷佑,诞受厥命,抚民以宽,除其邪虐。”《汉书·平帝纪》:“盖闻帝王以德抚民,其次亲亲以相及也。”《清史稿·克勤郡王岳托传》:“今天与我 大凌河 ,正欲使天下知我善抚民也。” 周室周王朝 以窥周室。—— 汉· 贾谊《过秦论》 贾生指 汉 贾谊 。 汉 桓宽 《盐铁论·箴石》:“ 贾生 有言曰:‘恳言则辞浅而不入,深言则逆耳而失指。’” 唐 杜甫 《久客》诗:“去国哀 王粲 ,伤时哭 贾生 。” 吕志伊 《过黔楚界喜晴》诗:“既倒狂澜难遽挽,上书徒抱 贾生 忧。” 汉庭指 汉 朝。 汉 张衡 《思玄赋》:“王肆侈於 汉 庭兮,卒衔恤而絶绪。” 唐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 汉 庭和异域,《晋史》坼中臺。” 明 何景明 《送雷长史》诗:“ 汉 庭亦羡 相如 美, 楚 客重看 贾傅 尊。” 郄桂亦作“郄桂”。见“ 郤詵丹桂 ”。 莱衣相传 春秋 楚 老莱子 侍奉双亲至孝,行年七十,犹著五彩衣,为婴儿戏。后因以“莱衣”指小儿穿的五彩衣或小儿的衣服。着莱衣表示对双亲的孝养。 南唐 李中 《献中书汤舍人》诗:“鑾殿对时亲 舜 日,鲤庭过处着 莱 衣。” 明 沉鲸 《双珠记·二友推恩》:“北堂光景迫桑榆,寂寞 莱 衣久失娱。”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四九:“祇将媿汗溼 莱 衣,悔极堂堂岁月违。” 二亲指父母。《韩诗外传》卷一:“二亲之寿,忽如过客。”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兄弟》:“二亲既殁,兄弟相顾,当如形之与影,声之与响。” 清 李渔 《巧团圆·梦讯》:“﹝小生﹞自幼丧了二亲,记不起当时的面貌。” 班荆谓朋友相遇,共坐谈心。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五:“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復醉。” 唐 高正臣 《晦日重宴》诗:“班荆陪旧识,倾盖得新知。” 明 方孝孺 《借竹轩记》:“自旦至暮,班荆列坐,久之,乃各罢去。” 章炳麟 《社会通诠商兑》:“其在同党,虽无葭莩微末之亲,一见如故,班荆而与之食。”参见“ 班荆道旧 ”。 陟屺(1).《诗·魏风·陟岵》:“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郑玄 笺:“此又思母之戒,而登屺山而望也。”后因以“陟屺”为思念母亲之典。 唐 元稹 《追封李逢吉母王氏等制》:“孝子之於事亲也,贫则有啜菽之欢,仕则有捧檄之庆,离则有陟屺之叹,殁则有累茵之悲。”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井上有李》:“因辟兄以离母,时怀陟屺之思。” 清 钱谦益 《南京光禄寺少卿冯若愚母钱氏加赠宜人制》:“为歌念母之诗,弥深陟屺之叹。”参见“ 陟岵 ”。 (2).借指母亲。 小人(1) 〈方〉 (2) 指子女 养这么一个小人就让夫妻俩够操劳的了 (3) 小孩儿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