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春日间游过石所山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丘葵 |
释义 | 春日间游过石所山原文盎盎春流水,微微风动苹。江山一片石,童冠两三人。 落魄从渠笑,逍遥得我真。 百年浑是客,一月几佳晨。 诗词问答问:春日间游过石所山的作者是谁?答:丘葵 参考注释盎盎洋溢貌;充盈貌。《韩诗外传》卷二:“得尧之顙, 舜 之目, 禹 之颈, 皋陶 之喙,从前视之,盎盎乎似有王者。” 唐 杜牧 《<李贺集>序》:“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 宋 苏轼 《新酿桂酒》诗:“擣香筛辣入瓶盆,盎盎春溪带雨浑。” 清 赵翼 《陈绳武寓斋宴集》诗:“春情盎盎夜迢迢,占尽烟花 廿四 桥。” 流水(1) 流动的水 落花流水春去也。 (2) 商店销售额 流水收入 (3) 立即;赶快;急急忙忙 他流水就说 微风(1).轻微的风。《荀子·解蔽》:“微风过之,湛浊动乎下,清明乱於上,则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 汉 班婕妤 《怨歌行》:“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宋 范成大 《春晚》诗之二:“微风尽日吹芳草,蝴蝶双双贴地飞。” 清 刘纯熙 《日暮》诗:“宿鸟树高下,微风云重轻。”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六章:“那面深绿色的绣有和平鸽的旗帜,也被人插到地堡上,在微风里轻轻地飘荡。” (2).指日趋衰微的风俗。 唐 杜甫 《杜鹃行》:“ 蜀 人闻之皆起立,至今相效传微风。”微,一本作“ 遗 ”。 江山江河和山岭,指国家的疆土或政权 江山如此多娇 江山险固。——《资治通鉴》 江山如画。——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一片石一片石头,后专指碑碣。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七:“ 温子昇 作《韩陵山寺碑》, 信 ( 庾信 )读而写其本。南人问 信 曰:‘北方文士何如?’ 信 曰:‘惟有 韩陵山 一片石堪共语。’” 唐 李白 《襄阳歌》:“君不见 晋朝 羊公 一片石, * 剥落生莓苔。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按,此指 襄阳 岘山 的 羊祜 堕泪碑。 童冠指青少年。语出《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 沂 ,风乎 舞雩 ,咏而归。” 汉 蔡邕 《彭城姜伯淮碑》:“童冠自远方而集者,盖千餘人。” 晋 陶潜 《时运》诗:“童冠齐业,閒咏以归。” 清 洪亮吉 《游南湖记》:“童冠之乐,云当暮春;袚除之期,刚展十日。” 两三几个。表示少量。《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九·相逢行》:“兄弟两三人,中子为侍郎。” 唐 皎然 《舟行怀阎士和》诗:“相思一日在孤舟,空见归云两三片。” 元 萨都剌 《秋词》:“清夜空车出 建章 ,紫衣小队两三行。” 老舍 《骆驼祥子》一:“两三个星期的工夫,他把腿溜出来了。” 落魄(1) 穷困不得意 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史記·郦生陆贾列传》 闻甲落魄。——清· 周容《芋老人传》 (2) 亦称“落泊” 逍遥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百年(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一月(1).一年的第一月。《书·泰誓序》:“一月戊午,师渡 孟津 。” 孔 传:“十三年正月二十八日更与诸侯期而共伐 紂 。”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帝王讳名》:“唯 秦始皇 以父 庄襄王 名 楚 ,称 楚 曰 荆 ;其名曰 政 ,自避其嫌,以正月为一月。” (2).一个月。《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郑玄 笺:“一月之中三有胜。”《汉书·律历志上》:“法,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及见 武皇帝 试闭 左慈 等,令断穀近一月,而颜色不减,气力自若。”《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捻指之间,在家中早过了一月有餘。” (3).第一个月。《淮南子·精神训》:“万物背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故曰一月而膏,二月而胅……十月而生。” 唐 陈陶 《种兰》诗:“一月薰手足,两月薰衣裳,三月薰肌骨,四月薰心肠。”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