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朝代 宋代
作者 释绍昙
释义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原文

道德五千言,深明玄妙句。
云门一字关,截断横陈路。
十二峰前,危分险布。
唤醒惺惺石上瞌睡主人公,握手评论,掀眉笑语。
惊放寒梅一两花,漏洩先春,奔驰驰驿使。
哑,寻香逐臭虫人无数。

诗词问答

问:偈颂一百一十七首的作者是谁?答:释绍昙
问: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绍昙的名句有哪些?答:释绍昙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道德

(1) 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作为校长,他要求在学校里保持高的道德标准和礼貌规矩

(2) 合乎道德的

五千言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 迺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所终。”后以“五千言”为 老子 《道德经》的代称。 唐 白居易 《养拙》诗:“迢遥无所为,时窥五千言。” 宋 姜夔 《永遇乐·次韵辛克清先生》词:“五千言,老来受用,肯教造物儿戏。” 鲁迅 《集外集·<奔流>编校后记》:“ 老聃 作五千言, 释迦 有 恒河 沙数说,也还是东洋人中的‘好事之徒’也。”

深明

(1).犹精深。《后汉书·儒林传下·何休》:“羣公表 休 道术深明,宜侍帷幄。”

(2).通晓;精通。《宋史·毕士安传》:“为今之策,当大举天下之计,深明出入之数,以诸路所积之钱粟一归地官,使经费可支二十年之用。”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故 东汉 之文,类多深明治体之言。”滇剧《闯宫》:“本宫当今状元,天子门生,饱读诗书,深明礼义。”

妙句

在戏剧、音乐喜剧、演说、漫画、幽默故事或广告中使人顿时领悟要点的句子或短语

云门

(1). 周 六乐舞之一。用于祭祀天神。相传为 黄帝 时所作。《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 郑玄 注:“此 周 所存六代之乐, 黄帝 曰《云门》、《大卷》。 黄帝 能成名万物,以明民共财,言其德如云之所出,民得以有族类。”《旧唐书·音乐志一》:“按古六代舞,有《云门》、《大咸》、《大夏》、《大韶》,是古之文舞; 殷 之《大濩》, 周 之《大武》,是古之武舞。” 章炳麟 《訄书·辨乐》:“古之作乐,各用其宫。”自注:“如《大司乐》:舞《云门》,则圜钟为宫。”

(2).高耸的大门。多比喻富贵之家。《古文苑·孔融<杂诗>之一》:“高明曜云门,远景灼寒素。” 章樵 注:“云门谓门第穹崇,上侵云汉。” 唐 李华 《含元殿赋》:“玉宇璇阶,云门露闕。” 宋 桑世昌 《兰亭博议·御札一轴三纸藏右司黄荦家》:“珍藏既出于云门,传刻仅留于朔塞。”

(3). 汉 云阳县 的城门。《文选·班彪<北征赋>》:“歷 云 门而反顾,望通天之崇崇。” 李善 注:“ 云阳 ,古县,在 池阳 西北,属 右扶风 。云门,即 云阳县 门也。《汉书》: 左冯翊 有 云阳县 。”

(4).山门。借指寺庙。 唐 杜甫 《惠义寺送王少尹赴成都》诗:“云门青寂寂,此别惜相从。” 唐 陆龟蒙 《新秋月夕客有自远相寻者》诗之一:“云门老僧定未起,白阁道士遥相迎。” 唐 尚颜 《寄荆门郑準》诗:“不许姓名留月观,终携瓶锡去云门。”

(5).急流的出口。因水气状如云雾,故称。《文选·左思<蜀都赋>》:“指渠口以为云门,洒滮池而为陆泽。” 张铣 注:“言水自渠而灌田,故指渠口为云门,犹云来则雨至也。”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六:“风磴吹阴雪,云门吼瀑泉。”

(6). 蜀 的代称。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烟沉冰井,雨歇 云门 。” 倪璠 注:“此以《蜀都赋》有云门,故以 云门 指 蜀 。” 唐 崔涂 《入蜀赴举秋夜与先生话别》诗:“ 云门 一万里,应笑又担簦。”

(7).指谷口。 晋 惠远 《庐山东林杂诗》:“有客独冥游,径然忘所适。挥手抚云门,灵关安足闢。” 唐 马戴 《早发故山作》诗:“云门夹峭石,石路荫长松。”

(8).山名。在 浙江 绍兴 南。亦名 东山 。山有 云门寺 。 南朝 梁 处士 何胤 曾居于此。《梁书·文学传下·王籍》:“﹝ 王籍 ﹞除轻车 湘东王 諮议参军,随府 会稽 。郡境有 云门 、 天柱山 , 籍 尝游之,或累月不反。” 宋 方岳 《水调歌头·寿赵文昌》词:“胸有 云门 禹穴 ,笔有禊亭 晋 帖,风露洗脾肝。秋入 紫宸殿 ,磨玉写琅玕。”

(9).山名。在 山东省 青州市 南。一名 云峰山 。 清 周亮工 《云门送胡元润还白下》诗:“屴崱君能到, 云门 得暂停。”

(10).山名。在 广东省 乳源瑶族自治县 北,连 乐昌县 界。山有 云门寺 。 五代 文偃禅师 居此。参见“ 云门宗 ”。

(11).佛教宗派名。即云门宗。 宋 陈师道 《请兴化禅师疏》:“某公尊者承佛受记为世导师,绍云门之正宗,分慧林之半座。”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至云门之訶佛,则非特破相,而亦破名。”参见“ 云门宗 ”。

(12).人体穴位名。位于前胸外上方,当锁骨外端下缘。《素问·水热穴论》:“云门、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写四支之热也。” 王冰 注:“云门在巨骨下,胸中行两傍。”

一字

(1).一个字。 汉 王充 《论衡·须颂》:“夫一字之謚,尚犹明主;况千言之论,万文之颂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故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 唐 杜甫 《同元使君春陵行》:“两章对秋月,一字偕华星。”

(2).谓同一个字。《左传·僖公十五年》“千乘三去” 清 阮元 《校勘记》:“ 惠士奇 云:《上林赋》‘江河为阹’注云:‘遮禽兽为阹。’‘阹’即‘去’,实一字。”

(3).指一种字体。 汉 熹平 刊石之《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论语》七部经书,系 蔡邕 以隶书书写。后因取别于 魏 正始 之三体石经,称“一字石经”,或“鸿都石经”、“今字石经”。见《隋书·经籍志一》。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馀录·一字三字石经》:“ 蔡中郎 所书,祇有隶体。 魏 刻乃有古文、篆、隶三体。 汉 刻本无一字之名, 魏 晋 而下,称 汉 刻为一字,取别于 魏 之三字耳。”

(4).另一个别名。 明 黄宗羲 《宋元学案·紫薇学案》:“﹝ 紫薇 门人﹞ 林之奇 ,字 少颖 ,一字 拙斋 。”

(5).指简短的信札。 唐 杜甫 《登岳阳楼》诗:“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宋 陈师道 《送李奉议亳州判官》诗之三:“因声问何如?胡不枉一字。” 明 李贽 《感事二绝寄焦弱侯》之一:“昨夜山前雷雨作,传君一字到 黄州 。”

(6).谓物形如一字者。 唐 白居易 《二月二日》诗:“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唐 吴融 《新雁》诗:“数声飘去和秋色,一字横来背晚暉。”

(7).京剧髯口之一种。 苏少卿 《平剧手册·髯口》:“一字,满口之须而短只寸许者。白一字, 五台山 老僧等用;黑一字, 鲁智深 等用;红一字, 典韦 等用。”

(8).中药量名。《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撮口》:“撮风散:亦脚蜈蚣(炙)半条……麝香一字,上为末,每服一字,竹沥调下。”

截断

(1) 切断

高温的火焰能截断钢板

(2) 打断;拦住

电话铃声截断了他的话

(3) 隔断

横陈

(1) 横七竖八地排列

难民横陈街头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

(2) 横穿

一水横陈,把市区分成两半

十二峰

亦作“ 十二峯 ”。1.指 川 、 鄂 边境 巫山 的十二座峰。峰名分别为:望霞、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飞凤、登龙、圣泉。 唐 李涉 《竹枝词》:“十二峯头月欲低,空聆滩上子规啼。” 前蜀 李珣 《河传》词:“朝云暮雨,依旧十二峰前,猨声到客船。” 明 何景明 《竹枝词》:“十二峯头秋草荒,冷烟寒月过 瞿塘 。” 巫山 的十二峰名亦有异说。参阅 元 刘燻 《隐居通议·十二峰名》。

(2).曲牌总名的一种。属南曲南吕宫,以由《三仙桥》、《白练序》、《醉太平》、《普天乐》、《征胡兵》、《香遍满》、《琐窗寒》、《刘泼帽》、《三换头》、《贺新郎》、《节节高》、《东瓯令》十二只曲牌组成,故名。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更有以十数曲串为一曲,而标以总名,如《六犯清音》、《七贤过关》、《九迴肠》、《十二峰》之类,更觉浑雅。”

唤醒

促醒;弄醒

五点半就被起床号唤醒了

早上唤醒我

惺惺

指聪明机警的人

方信道,惺惺自古惜惺惺。——《西厢记》

瞌睡

(1) 倦极思睡

(2) 打盹,很短时间的睡眠

主人公

(1) 文艺作品中的中心人物

女主人公显得苍白无力

(2) 主人

这种主人公态度

握手

通常用于会见或告别时,两人右手相握或相握后两手上下轻轻摇动,以表示友谊、热情、良好祝愿,或慰问,或仅系一种礼节

评论

对于人物或事理加以批评议论

评论是非

笑语

指谈笑;玩笑的话

寒梅

梅花。因其凌寒开放,故称。 唐 张谓 《早梅》诗:“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谿桥。” 宋 柳永 《瑞鹧鸪》词:“天将奇艳与寒梅。乍惊繁杏腊前开。” 明 何景明 《二月见梅》诗:“二月寒梅开满枝,素心寧与艷阳期!” 柯灵 《香雪梅·序一》:“初来时霜菊正丹,现在早开的寒梅已经着花。”

一两

(1).计量单位。古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今以一斤的十分之一为一两,一两为十钱。《淮南子·天文训》:“十二銖而当半两,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銖为一两。” 汉 刘向 《说苑·辨物》:“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銖,二十四銖重一两,十六两为一斤。”《宋史·律历志一》:“一两者,合二十四銖为二千四百黍之重。”

(2).古代布帛,以古尺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以币锦二两,缚一如瑱,适 齐 师” 晋 杜预 注:“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匹也。”《周礼·地官·媒氏》“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 唐 贾公彦 疏:“古者二端相向卷之,共为一两。”

(3).犹一双。 明 刘绩 《忆原上人》诗:“一两棕鞋八尺藤, 广陵 行徧又 金陵 。”

(4).指少数。《三国志·魏志·华佗传》:“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晋书·纪瞻传》:“然失之者亿万,得之者一两耳。”《红楼梦》第九回:“谁敢望‘请’,只求听一两句话就有了。” 老舍 《正红旗下》二:“母亲是不喜欢算计一两文钱的人。”

一辆。《史记·货殖列传》“牛车千两” 唐 张守节 正义:“车一乘为一两。”

先春

(1).茶的异名。 唐 卢仝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 宋 沉遘 《七言赠杨乐道建茶》诗:“ 建溪 石上摘先春,万里封包数数珍。”

(2).犹早春。 明 张居正 《贺瑞雪表》之一:“兆丰穰于嗣岁,啟农扈于先春。” 清 叶廷琯 《吹网录·<虞山妖乱志>撰人》:“两公以先春行,余以孟冬从。”

奔驰

车马等快速地跑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茅盾《白杨礼赞》

驿使

古代驿站传送朝廷文书者

寻香

(1).游赏胜景。 唐 元稹 《遣春》诗之三:“柳堤遥认马,梅径误寻香。”

(2).追逐香气。 宋 欧阳修 《憎苍蝇赋》:“逐气寻香,无处不到。”

(3).梵语“乾闥婆”(Gandharva)之意译。指乐神;乐人。 唐 窥基 《唯识二十论述记》卷上:“ 西域 呼俳优亦云寻香……﹝俳优﹞唯寻诸家饮食等香气,便往其门作诸伎乐,而求饮食。”

逐臭

喻嗜好怪僻

人各有好尚…而海畔有逐臭之夫。——曹植《与杨德祖书》

虫人

(1).泛指各种人。 清 恽敬 《前光禄寺卿伊公祠堂碑铭》:“圣贯天地,宙合百家,虫人万千,内外精粗,如左右腓,相互而前。”

(2).指歌伎舞女。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姬则如银潢汎月也,发意善遁,举体若狂,云卷猋流,百出騃冶,亦虫人中之尤者。”

无数

(1) 无法计数,指数量极多

可能的组合是无数的

(2) 不知底细

胸中无数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9 7: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