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总督萨载总河李奉翰奏报开放清口情形因加恩给其原衔顶戴诗以志事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原文浚河迟建闸,清弱未收坝。 以致运河涸,黄灌清而霸。 未奏待度知,二罪无可谢。 严谕饬再三,顶戴降以亚。 知过信能改,补苴漏与罅。 去冬至今春,尺寸较昼夜。 蓄清待漕至,引渠试高下。 注运资浮送,次第勤贮泻。 是诚善盖愆,弗误新漕驾。 失则示之惩,改则恩与赦。 福威敢轻作,惟公弗假借。 诗词问答问:《总督萨载总河李奉翰奏报开放清口情形因加恩给其原衔顶戴诗以志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押祃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二十二 2. 入声 参考注释清弱瘦弱。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 神庙 时,司礼掌印 田义 老病,先监 矩 清弱,亦曾间於宫中坐板。” 以致使得因此,结果,表示前一分句导致的结果 运河人工水道,用作航行、排水或灌溉土地 无可(1).犹言无可无不可。《后汉书·仲长统传》:“任意无非,适物无可。” 南朝 宋 鲍照 《转常侍上疏》:“自惟常人,触事无可。” (2).不能,无法。《艺文类聚》卷八三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淮牛渚津 水极深,无可算计。”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恍惚杳冥,茫无实据,虽 阎罗 包老 亦无可措手。” 茅盾 《子夜》八:“好像犯人被判决了罪状, 冯云卿 到此时觉得无可躲闪了。” (3).犹言没有可以。 孙犁 《秀露集·关于纪昀的通信》:“至于他为官的政绩,只能说是平平,无可称述。” 谕饬谓官府行文告诫。飭,通“ 敕 ”。 清 林则徐 《谕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合行諭飭。諭到,该夷商等速即遵照将夷船鸦片尽数缴官。” 再三一次又一次;多次 再三强调 顶戴(1) 清代用以区别官员等级的帽饰。分别饰红宝石、珊瑚、青金石、水晶等。也称“顶带” (2) 感激 举家顶戴不尽 (3) 敬礼 知过自知过失。《左传·宣公二年》:“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鲁迅 《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何等有人情,又何等知过,何等守法,又何等果决,我们的文学家做得出来么?” 补苴补缀,缝补。语本 汉 刘向 《新序·刺奢》:“今民衣敝不补,履决不苴。”引申为弥补缺陷。《明史·武宗纪赞》:“犹幸用人之柄躬自操持,而秉钧诸臣,补苴匡救,是以朝纲紊乱,而不底於危亡。” 清 陈学泗 《纪事》诗:“漫议补苴停转运,最怜剜肉赐全租。” 李大钊 《警 * 父老书》:“ 民国 肇造,邦基未安,方期举我全国刚毅强国之人心,尝胆卧薪之志气,艰难缔造,补苴弥缝。” 至今(1) 直至此刻 至今杳无音信 (2) 直到今天 尺寸(1) 尺和寸 衣服不够尺寸,穿着短一截 (2) 分寸 小孩子说话得有个尺寸 昼夜(1) 白昼与夜晚 不分昼夜 昼夜营业 死生,昼夜事也。——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昼夜搒讯。——《明史》 (2) 又 昼夜不息 昼夜巡扰。——《广东军务记》 高下指高低、优劣(用于比较双方的水平) 两个人的技术不分高下 次第依一定顺序,一个挨一个地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之一)》 次第花开 诚善诚实善良。《后汉书·冯衍传下》:“伤诚善之无辜兮,齎此恨而入冥。” 李贤 注:“子既早殀,未有邪僻,故云诚善。” 盖愆谓修德行善以弥补过去之罪恶。语本《书·蔡仲之命》:“尔尚盖前人之愆,唯忠唯孝。” 清 袁枚 《新齐谐·雷诛营卒》:“余虽心识为某卒,而事既寝息,遂不復言,曾密语某,某亦心动,自是改行为善,冀以盖愆,而不虞天诛之必不可逭也。” 福威犹威福。指赏罚予夺。 南朝 梁简文帝 《围城赋》:“升紫霄之丹地,排玉殿之金扉,陈谋謨之啟沃,宣政刑之福威。” 假借(1) 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 假借于藏书之家。——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假借外力 (2) 六书之一。指借用已有的形近、音同的字,表示不同意义的词 合盖隆起形似酒尊。尊通樽。——《后汉书·张衡传》 (3) 又如借水名的“油”作“油脂”的“油” (4) 容忍 (5) 宽容 大王少假借之。——《战国策·燕策》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