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即事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员兴宗 |
释义 | 即事原文我本不即世,世网以维之。维之意何伤,俯仰百念衰。 清真寓天壤,诚尽复谁欺。 情忘物自遣,深虞未忘时。 平生寄笔墨,幽解{上四下各}自兹。 诗词问答问:即事的作者是谁?答:员兴宗 参考注释不即不就。《左传·昭公元年》:“民叛,不即其事。” 杨伯峻 注:“即,就也。”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传》:“今子与神鬭於水,亡马失御,又受眇目之病,形残名勇,勇士所耻,不即丧命於敌而恋其生,犹傲色於我哉!”《隋书·礼仪志一》:“望是不即之名,岂容局於星海,拘於岳瀆?” 世网比喻社会上法律礼教、 * 道德对人的束缚。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奉法循理,不絓世网。” 宋 苏舜钦 《春睡》诗:“嗒尔暂能离世网,陶然直欲见天机。”《西湖佳话·放生善迹》:“我已踢开世网,打破爱河,自寻出路,你却怎么结局?” 柳亚子 《次韵和陈巢南岁暮感怀之作》:“留得岁寒松柏在,任他世网乱如麻。” 何伤何妨,何害。意谓没有妨害。《论语·先进》:“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楚辞·九章》:“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汉 张衡 《思玄赋》:“感鸞鷖之特栖兮,悲淑人之希合。彼无合而何伤兮,患众伪之冒真。”《水浒传》第二回:“ 端王 道:‘这是“齐云社”,名为“天下圆”,但踢何伤。’” 俯仰(1) 低头和抬头,泛指随便应付 左右周旋,进退俯仰。——《左传·定公十五年》 俯仰由人 (2) 比喻很短的时间 俯仰之间,已成陈迹。——王羲之《兰亭集序》 百念百般思念;各种想法。 南朝 梁 何逊 《相送》诗:“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 金 王若虚 《赵州齐参谋新修悟真庵记》:“险阻备尝,烦劳久厌;閲兴亡之大变,悟荣辱之真空。残喘仅存,百念灰冷。” 清真(1) 纯真朴素 清真寡欲 (2) 真实自然 文贵清真 (3) 明清时,中国 * 教学者介绍该教教义,曾用“清净无染”、“真主原有独真,谓之清真”等语,称颂该教崇奉的真主。故称 * 教为清真教,寺曰清真寺 清真寺 天壤(1) 天和地 天壤间 (2) 相隔极远;相差极大 自遣自己排遣愁闷,宽慰自己 平生(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笔墨(1) ∶指文字或文章 我们的心情难以用笔墨来形容 笔墨酣畅 (2) 笔和墨 泪珠和笔墨齐下。——清· 林觉民《与妻书》 四下(1).指四蹄。《吴子·治兵》:“夫马必安其处所,适其水草,节其飢饱,冬则温厩,夏则凉廡,刻剔毛鬣,谨落四下,戢其耳目,无令惊骇。” (2).四边低垂;四边低下。《汉书·礼乐志》“照紫幄,珠熉黄” 唐 颜师古 注:“紫幄,饗神之幄也。帐上四下而覆曰幄。言光照紫幄,故其珠色熉然而黄也。” 唐 杨炯 《庭菊赋》:“山欝律兮万里,天苍莽兮四下。”《新唐书·吐蕃传下》:“其南三百里三山,中高而四下,曰 紫山 ,直 大羊同国 ,古所谓 崑崙 者也。” (3).四下里,四处。《秦併六国平话》卷下:“ 吴广 听得鼓已三更,提兵前去劫寨,果见四下小兵困乏。”《水浒传》第四十回:“ 戴宗 正在酒肆中吃酒,只见做公的四下来寻。” 赵树理 《“锻炼锻炼”》:“ 小腿疼 着了慌,头像货郎鼓一样转来转去四下看。”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