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和陶诗·归田园居六首其二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李贤 |
释义 | 和陶诗·归田园居六首其二原文携幼入我室,羸马脱归鞅。 顿忘尘俗喧,地幽无外想。 沮溺将并耕,荷筱亦长往。 日上松阴清,雨过菊苗长。 琴书聊可亲,但觉此心广。 力田躬荷锄,庶以除蓁莽。 诗词问答问:和陶诗·归田园居六首其二的作者是谁?答:李贤 注释1. 押养韵 参考注释归鞅犹归车。谓驱车返归。 南朝 齐 谢朓 《京路夜发》诗:“行矣倦路长,无由税归鞅。” 唐 岑参 《西蜀旅舍春叹》诗:“吾先税归鞅,旧国如咫尺。” 明 高启 《顾荣庙》诗:“事成耻言勋,飘然理归鞅。” 尘俗(1) 流俗 一扫文坛尘俗 (2) 尘世 形居尘俗而栖心天外 无外(1).谓古代帝王以天下为一家。《公羊传·隐公元年》:“王者无外,言奔,则有外之辞也。” 何休 注:“王者以天下为家,无絶义。” 唐 杜甫 《夔州歌》之三:“羣雄竞起问前朝,王者无外见今朝。” (2).犹无穷,无所不包。《管子·版法解》:“天覆而无外也,其德无所不在。”《吕氏春秋·下贤》:“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高诱 注:“道在大能大,故无復有外。”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天地之间,无外之大,其中殊奇,岂遽有限?”《何典》第一回:“且説这 阴山 ……其大无外,其高无比。” (3).没有外物。《庄子·则阳》:“除日无岁,无内无外。” 郭象 注:“无彼我则无内外也。” (4).指远方。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惠泽播於黎苗,威灵振乎无外。” 晋 傅玄 《喜霁赋》:“播仁风於无外。” 宋 苏轼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词·小儿致语》:“若帝之初,达四聪於无外。” (5).犹言没有两样。《晋书·刑法志》:“ 江 左无外,蛮陬来格。” 宋 司马光 《劝学歌》:“父教师严两无外,学问无成子之罪。” 沮溺谓水淹之患。 明 李东阳 《冀州城重修记》:“癸卯之春,沮溺未平,君乃议修復。” 《论语·微子》:“ 长沮 、 桀溺 耦而耕, 孔子 过之,使 子路 问津焉。” 钱穆 新解:“﹝ 长沮 、 桀溺 ﹞两隐者,姓名不传。沮,沮洳。溺,淖溺。以其在水边,故取以名之。”后诗文中常以“沮溺”借指避世隐士。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一:“不能效 沮 溺 ,相随把锄犂。” 唐 韦应物 《秋郊作》诗:“方愿 沮 溺 耦,淡泊守田庐。”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谈义》:“绍 巢 由 之絶轨,蹈 沮 溺 之高风。” 并耕指君民一起耕作。《孟子·滕文公上》:“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飱而治。”《尸子》卷下:“ 神农氏 并耕而王,所以劝耕也。” 长往(1).一去不返。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冰山》:“﹝ 张彖 ﹞后登第为 华阴 尉,叹曰:‘丈夫有凌云盖世之志,拘于下位,若立身于矮屋中,使人抬头不得。’遂拂衣长往。”《西湖二集·洒雪堂巧结良缘》:“兄途中谨慎,早早到家,有便再来,勿为长往。” (2).指避世隐居。 晋 潘岳 《西征赋》:“悟山潜之逸士,卓长往而不反。” 唐 王度 《古镜记》:“又将遍游山水,以为长往之策。” 明 何景明 《与何粹夫书》:“先生乃復欲愤世自遂,长往之情得矣!” (3).死亡的婉词。 南朝 宋 颜延之 《吊张茂度书》:“岂谓中年,奄为长往!” 宋 沉括 《梦溪笔谈·神奇》:“俄顷,又举头顾 希文 曰:‘亦无鬼神,亦无恐怖。’言讫遂长往。”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述异·愚民含忿轻生》:“见其幼弟气尚未絶,灌救得生。其餘六人则已长往。” 松阴亦作“ 松荫 ”。松树之阴。多指幽静之地。 唐 李山甫 《方干隐居》诗:“咬咬嘎嘎水禽声,露洗松阴满院清。” 宋 苏轼 《病中游祖塔院》诗:“闭门野寺松阴转,攲枕风轩客梦长。” 明 唐顺之 《松关》诗:“月出照 松关 ,松荫正满地。” 可亲可以亲近;引起人亲近的情感 一个带着甜蜜的微笑、打着白领带的相貌非凡的老牧师,他可真是可敬可亲 力田(1).努力耕田。亦泛指勤于农事。《战国策·秦策五》:“今力田疾作,不得煖衣餘食。”《汉书·惠帝纪》:“春正月,举民孝悌力田者復其身。” 唐 司马扎 《卖花者》诗:“不知力田苦,却笑耕耘辈。” 清 戴名世 《赞理河务佥事陈君墓表》:“今诚兴水利,教民力田,则西北可復为财赋之藪矣。” 易宗夔 《新世说·雅量》:“ 徐竹逸 与弟 竹虚 独守敝庐,昼则力田,夜不废读,儼如太平之世。” (2).古时乡官名。 汉 置。《汉书·文帝纪》:“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令各率其意以道民焉。”《后汉书·明帝纪》:“其赐天子男子爵,人二级;三老、孝悌、力田人 * 。” 李贤 注:“三老、孝悌、力田,三者皆乡官之名。” 宋 苏轼 《和王巩六首并次韵》之二:“虽无献捷功,会赐力田爵。” 蓁莽(1).杂乱丛生的草木。 明 陈所闻 《中秋同齐王孙瑞堂春堂虎丘坐月》词:“披蓁莽,英雄曾此据封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辛十四娘》:“见殿后一院,石路光明,无復蓁莽。” (2).引申为纷乱。 郑观应 《盛世危言·教养》:“於是老者、智者必授其精巧之法於少者、愚者,以为觅食之具矣,此教养之道所由兆基於蓁莽之世也。”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