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举盘山示众偈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释道平 |
释义 | 举盘山示众偈原文似地擎山,不知山之孤峻。 如石含玉,不知玉之无暇。 古人恁么说话,大似抱贼叫屈。 普融门下,人人慷慨。 生擒虎兕,活捉狞龙。 眼里著得须弥山,耳里著得大海水。 不是向人誇伎俩,丈夫标致合如斯。 诗词问答问:举盘山示众偈的作者是谁?答:释道平 注释1. 以上宋正受《嘉泰普灯录》卷八 参考注释不知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孤峻孤岸严正。 宋 叶少蕴 《石林诗话》:“﹝ 杜正献 ﹞立朝孤峻,凛然不可屈。” 宋 孔平仲 《续世说·方正》:“﹝ 李藩 ﹞材能不及 裴垍 ,孤峻颇后 韦贯之 ,然人物清整,亦其流也。” 清 姚鼐 《祭张少詹曾敞文》:“两试翰林,辞成拔儁;遂至詹事,益持孤峻。” 含玉(1).蕴藏着宝玉。 南朝 梁 江淹 《丹沙可学赋》:“山含玉以永岁,水藏珪以穷年。” (2).形容颜色洁白如玉。《明珠缘》第一回:“只见篱菊铺金,野梅含玉,数竿修竹,一所茅堂。” 古丧礼,纳于死者口中的玉。《周礼·天官·太宰》:“大丧,赞赠玉、含玉。” 郑玄 注:“含玉,死者口实。天子以玉。” 郭沫若 《羽书集·龙战与鸡鸣》:“古人的习惯,人死了在口里有含玉的一种礼节。被含的玉就叫作‘含玉’。那玉的形式,有时候是珠,有时候似乎是蝉。”参阅《公羊传·文公五年》 何休 注。 之无(1).之字与无字。 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僕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於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僕者,僕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 金 元好问 《赠利州侯神童》诗:“极知之无不足讶,更恐洛诵难为功。” (2).借指简单易识之字。 明 刘元卿 《贤奕编·应谐·乍解张皇》:“ 汝 有田舍翁,家貲殽盛,而累世不识之无。”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医术》:“张曰‘我仅识之无耳,乌能是?’道士笑曰:‘迂哉!名医何必多识字乎?但行之耳。’” 古人泛指前人,以区别于当世的人 恁么(1).这样,如此。《景德传灯录·道林禅师》:“ 白 曰:‘三岁孩儿也解恁么道。’” 宋 柳永 《定风波》词:“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水浒传》第二九回:“恁么却才中我意,去打 蒋门神 ,教我也有些胆量。”《清平山堂话本·简帖和尚》:“亦不知付柬帖儿来的是何人,打死也只是恁么招供。” (2).怎么样;什么。《坛经·机缘品》:“﹝ 怀让禪师 ﹞礼拜……师曰:‘什么物,恁么来?’”《警世通言·赵春儿重旺赵家庄》:“哭恁么?没有银子便哭,有了银子又会撒漫起来。”《快心编初集》第一回:“虽有了这几两屋价,济得恁么事来。” 说话(1) 用语言表述 说话要注意分寸 (2) 责备;议论 你这样大声嚷嚷,人家可要说话了 (3) 〈方〉∶闲聊 这人说话很有意思 (4) 〈方〉∶指说话的口音 听他口音不是山东说话 (5) 时间短 说话就到 (6) 宋代的一种曲艺,跟现在的说书相同 叫屈诉说冤屈 喊冤叫屈 门下(1) 门客 食客门下足矣。——《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2) 又如:门下有毛遂。门下二十人 (3) 门生;弟子 (4) 敬辞,称对方 窃为门下忧之 (5) 门庭之下 寄食门下。——《战国策·齐策四》 比门下之客。 比门下之车客。 问门下诸客。 人人每人 人人自以为必死。——《资治通鉴·唐纪》 慷慨(1) 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慷慨就义 (2) 大方;不吝啬 慷慨解囊 生擒活着捉住 生擒逃犯 虎兕虎与犀牛。比喻凶恶 * 的人。《论语·季氏》:“虎兕出于柙。” 汉 王逸 《九思·逢尤》:“虎兕争兮於廷中。”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景定彗星》:“ 董宋臣 巨姦宄也,乃优纵之,以出虎兕之柙,人心怨怒,致此彗妖。”《明史·王德完传》:“今出虎兕以噬羣黎,纵盗贼而吞赤子,幽愤沉结,叩诉无从。” 活捉抓住活的人,特指在作战中抓住活着的敌人 眼里在心目中,考虑或想到 眼里不能没有国家和民族利益 须弥山(1).梵语sumeru的译音。或译为 须弥楼 、 修迷卢 、 苏迷卢 等。有“妙高”、“妙光”、“安明”、“善积”诸义。原为古 印度 神话中的山名,后为佛教所采用,指一个小世界的中心。山顶为 帝释天 所居,山腰为四天王所居。四周有七山八海、四大部洲。《释氏要览·界趣》:“《长阿含》并《起世因本经》等云:四洲地心,即 须弥山 。此山有八山遶外,有大铁围山,周迴围绕,并一日月昼夜回转照四天下。”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天咫》:“释氏书言, 须弥山 南面有阎扶树,月过,树影入月中。”《封神演义》第七三回:“非铜非铁又非钢,曾在 须弥山 下藏。” 清 昭槤 《啸亭续录·佛言须弥山》:“佛经言 须弥山 高数万由旬,日月绕山周行,为其峯影所蔽,遂分昼夜。”亦省称“ 须弥 ”。 宋 苏轼 《观湖》诗之一:“ 须弥 有顶低垂日, 兜率 无根下戴鼇。” 清 姚鼐 《题<四更山吐月图>》诗:“环海世界中 须弥 ,光明隐蔽行两规。” (2).指 喜马拉雅山 。 康有为 有《望须弥山云飞因印度之亡感望故国闻西藏又割地矣》诗。 大海外海,并不封闭在海岬之间或不包括在海峡之内的那部分海洋 不是(1) 错误;过失 是吾不是处。——清·林觉民《与妻书》 (2) 否定判断 现在不是讲话的时候 伎俩(1) 手段;花招 这是他们惯用的伎俩 (2) 技艺;本领 见他伎俩,飞 * 太祖。——明·佚名《英烈传》 丈夫(1) 已婚女子的配偶 古者丈夫不耕。——《韩非子·五蠹》 (2) 男子 生丈夫,…生女子。——《国语·越语》 (3) 成年男子 丈夫气 丈夫亦爱怜。——《战国策·赵策》 标致外表、风度等接近完美或理想境界,唤起美感上的极大享受的 标致的面孔 如斯如此。《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三·代死失火》:“苟谓事事如斯,吾未之信矣。” 郭沫若 《黄山之歌》:“ 峨眉 号称天下秀,不知是否信如斯。”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