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历史知识:

 

词条 牺氏琴
释义

牺氏琴

历史典故

牺氏琴怎么写好看:

牺氏琴怎么写好看

牺氏琴历史词典解释

晋 皇甫谧《帝王世纪》:“燧人氏没,庖牺氏代之……是称太昊,都陈,作瑟三十六弦,长八尺一寸。”后因泛指琴瑟为“牺氏琴”。宋 梅尧臣《茂芝上人归姑苏》诗:“身衣竺乾服,手援牺氏琴。”

词语分解:

  • 牺氏琴的解释 晋 皇甫谧 帝王世纪:“ 燧人氏 没, 庖牺氏 代之……是称 太昊 ,都 陈 ,作瑟三十六弦,长八尺一寸。”后因泛称琴瑟为“牺氏琴”。 宋 梅尧臣 茂芝上人归姑苏诗:“身衣 竺乾 服,手援 牺氏 琴。”
  • 琴的字典解释 琴 qín 古代弦乐器,最初是五根弦,后加至七根弦(亦称“七弦琴”;通称“古琴”):琴瑟

历史典故推荐:无得无丧

没有得也没有失。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气义:“无得无丧,天长地久。”明.无名氏南牢记三折:“只愿的无是无非,无忧无喜,无得无丧。” 并列 没有得也没有失。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气义:“~,天长地久。”△多

随便看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4: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