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颂古十二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释法泰 |
释义 | 颂古十二首原文不落因果何曾堕,不昧因果何曾脱。当堂镜破两头忘,扫影灭踪无摸索。 无摸索,何倚托。 秋风吹梧桐,树叶呜嚗嚗。 诗词问答问:颂古十二首的作者是谁?答:释法泰 参考注释不落(1).不掉下;不坠入。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梁朝 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谚云:‘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祕书。’”《四游记·华光皈依佛道》:“布施轮迴簿上,曾註汝父母生当受苦果,今日得汝皈依佛菩萨,该同往西方,不落轮迴之路。” (2).不脱落。 唐 无名氏 《斑竹》诗:“殷痕苦雨洗不落,犹带 湘娥 泪血腥。” (3).不须,不用。 清 薛雪 《一瓢诗话》:“ 杜少陵 诗,止可读,不可解。何也?……余谓:读之既熟,思之既久,神将通之,不落言詮,自明妙理。” 钱锺书 《围城》五:“她靠掌柜坐着,算得不落言诠的好广告。” (4).酒器名,即凿落。 宋 陶穀 《清异录·器具》:“ 白乐天 《送春》诗云:‘银花不落从君劝,’不落,酒器也。” 因果(1) 原因和结果,合起来说,指二者关系 因果关系 (2) 今生种因,来生结果。指事物的起因和结果,种什么因,结什么果 因果报应 何曾反问表示未曾 你何曾想到他今天会成为总统? 不昧(1).不忘。《逸周书·王会》:“佩之令之不昧。” 孔晁 注:“不昧,不忘也。” 唐 杜甫 《催宗文树鸡栅》诗:“不昧风雨晨,乱离减忧慼。” 宋 曾巩 《左仆射门下侍郎王珪追封三代并妻制》:“尚其不昧,服此茂恩。” (2).不晦暗,明亮。《老子》:“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3).不损坏;不湮灭。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玄阴凝,不昧其洁。” 唐 杜甫 《迴棹》诗:“吾家碑不昧, 王氏 井依然。” 冰心 《<寄小读者>四版自序》:“感谢上帝,在我最初一灵不昧的入世之日,已予我以心灵永久的皈依和寄托。” 当堂(1) 在公堂(旧时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上 当堂作证 (2) ;在课堂上 镜破比喻夫妻或恋人分离。 宋 赵令畤 《蝶恋花》词:“镜破人离何处问,路隔银河,岁会知犹近。”参见“ 破镜 ”。 两头(1) 两端 甘蔗没有两头甜 (2) 两方面 我招谁惹谁了,弄得个两头受气 摸索(1) (2) 以小心的尝试性的调查方法发现 摸索道路 (3) 以触觉去探索 在黑暗中沿着墙摸索一个洞口 (4) 寻找 摸索种花生的规律 倚托见“ 倚託 ”。 秋风秋天的风 梧桐一种落叶乔木,长柄叶呈掌状分裂,开黄绿色单性花。木材质轻而坚韧,可制乐器等。种子可食,亦可榨油 左右种梧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树叶树木的叶子。《汉书·眭弘传》:“ 上林苑 中大柳树断枯卧地,亦自立生,有虫食树叶成文字。”《南史·齐纪上·武帝》:“二月丙寅,大风, 吴兴 偏甚,树叶皆赤。”《红楼梦》第三一回:“比如那一个树叶儿,还分阴阳呢:向上朝阳的就是阳,背阴覆下的就是阴了。” 丁玲 《水》一:“接着,更隐隐约约在树叶之中,现出闪闪的火光。” 嚗嚗风吹树叶声。 南唐 宋齐丘 《陪游凤皇台献诗》:“晚风吹梧桐,树头鸣嚗嚗。”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