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侍分司游金城开福寺 |
朝代 | 元代 |
作者 | 巴延特穆尔 |
释义 | 侍分司游金城开福寺原文自惭辛苦一书生,曾听鸿胪晓唱名。 暂领铜章来石邑,欣陪绣斧上金城。 天涵殿阁撑空阔,溪接檐牙漱浅清。 珍重坡仙留玉带,山门千古有光荣。 诗词问答问:侍分司游金城开福寺的作者是谁?答:巴延特穆尔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选元诗卷五十一 参考注释自惭自己感到惭愧 听了他这番话,我更感自惭 辛苦原指味道辛辣而苦,比喻艰难困苦 辛苦遭逢。——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书生(1) 读书人 白面书生 (2) 指抄写的人 鸿胪(1).官署名。《周礼》官名有大行人之职, 秦 及 汉 初称典客, 景帝 六年,更名大行令, 武帝 太初 元年,改称大鸿胪,主掌接待宾客之事。 东汉 以后,大鸿胪主要职掌为朝祭礼仪之赞导。 北齐 始置鸿胪寺, 唐 一度改为司宾寺, 南宋 、 金 、 元 废, 明 复之, 清 沿置。主官或称卿,或称正卿,副职为少卿,属官因各朝代而异,或有鸣赞、序班,或置丞、主簿。《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典客, 秦 官,掌诸归义蛮夷,有丞。 景帝 中六年更名大行令, 武帝 太初 元年更名大鸿臚。”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郊庙行礼讚九宾,鸿声臚传之也。”《新唐书·百官志三》:“凡客还,鸿臚籍衣齎赐物多少以报主客,给过所。” (2).指该官署官员。 唐 韩愈 《袁氏先庙碑》:“始居 华阴 ,为 拓拔魏 鸿臚。” 明 李东阳 《十八日听传胪有作》诗:“黄纸数行丹詔字,鸿臚三唱甲科名。” 唱名(1).高声呼名;点名。《北史·元文遥传》:“令 赵郡王 叡 宣旨唱名,厚加慰喻。”《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到拈鬮这日, 刘云 将应鬮各吏名字,开列一单,呈与知县相公看了。唤里书房一样写下条子,又呈上看罢,命门子乱乱的总做一堆,然后唱名取鬮。” 严复 《救亡决论》:“逐队唱名,俯首就案。” (2).科举时代殿试后,皇帝呼名召见登第进士,叫唱名。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学校贡举部·唱名》:“《宋朝会要》曰:‘ 雍熙 二年三月十五日, 太宗 御 崇政殿 试进士, 梁顥 首以程试上进,帝嘉其敏速,以首科处焉。十六日,帝按名一一呼之,面赐及第。’唱名赐第,盖自是为始。”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说稗·荆钗记》:“ 王龟龄 年四十七,大魁天下,以书报其弟曰:‘今日唱名,蒙恩赐进士及第。’”参见“ 臚唱 ”。 (3).音乐术语。歌唱旋律时,为了便于发音和区别音级,常用七个拉丁文的音节来代表自然音阶中的七个音级,即do、re、mi、fa、sol、la、si、(或ti)。我国工尺谱中的上、尺、工、凡、六、五、乙,亦为唱名。六、五、乙的低八度音则唱作合、四、一。参见“ 工尺谱 ”。 (4).佛教语。佛教徒念佛时,唱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 铜章古代铜制的官印。 唐 以来称郡县长官或指相应的官职。 汉 应劭 《汉官仪》:“千石至三百石铜印。六百石铜章墨綬。” 唐 岑参 《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诗:“县花迎墨綬,关柳拂铜章。” 明 宋濂 《处州季君墓铭》:“手麾义旌,从者如水,左捕右攘,朱衣铜章。” 绣斧汉武帝 天汉 二年遣直指使者 暴胜之 等衣绣衣,杖斧持节,至各地巡捕群盗。见《汉书·武帝纪》。后遂以“绣斧”指皇帝特派的执法大员。 宋 杨万里 《送周元吉显谟左司将漕湖北》诗之一:“绣斧光华谁不羡,一贤去国欠人留。” 明 章懋 《与邓侍御书》:“邇闻绣斧南巡,而宿蠹潜奸,一时洗尽。” 清 方文 《寄张恢生明府》诗:“早晚登车持绣斧,好将封事报明君。”参见“ 绣衣直指 ”。 金城如金属铸成的坚固城墙 金城千里。——汉· 贾谊《过秦论》 殿阁(1).殿堂楼阁。《汉书·王莽传下》:“夏,蝗从东方来,蜚蔽天,至 长安 ,入 未央宫 ,缘殿阁。” 唐 元稹 《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诗:“荣光飘殿阁,虚籟合笙竽。”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树木丛阴中,殿阁屹然四五所。” (2). 宋 代大学士皆带殿阁衔,以崇其资望,如 集贤殿 、 右文殿 之类。 明 清 两代,大学士为内阁长官,仍以殿阁名入衔,如 明 之 中极殿 、 建极殿 、 文华殿 、 武英殿 、 文渊阁 、 东阁 ; 清 之 保和殿 、 文华殿 、 武英殿 、 文渊阁 、 东阁 、 体仁阁 等。故宰执又通称为“殿阁”。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 顺治 十五年,改内三院为内阁,其大学士俱加殿阁衔。” 空阔广阔而没有阻碍视线的东西 平野空阔 檐牙檐际翘出如牙的部分。 唐 杜牧 《阿房宫赋》:“廊腰縵迴,簷牙高啄。”一本作“ 檐牙 ”。 宋 张元干 《青玉案·燕赵端礼堂成》词:“天涯相遇鞭鸞凤,老去堂成更情重。月转簷牙云遶栋。” 明 张四维 《双烈记·从征》:“喜鹊噪簷牙,好事来门下。” 清 方文 《禾塘访麻孟璿村居》诗:“僕夫归渡口,林蔼拂簷牙。” 檐际翘出如牙的部分。 唐 杜牧 《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檐牙压肩楼脚摇,惊起穴栋千年鴞。” 许地山 《黄昏后》:“门前底海潮音,后园底蟋蟀声,加上檐牙底铁马和树上底夜啼鸟,这几种声音直像强盗一样,要从门缝窗隙间闯进来捣乱他们底夜谈。” 珍重(1) 重视;爱惜 珍重两国的团结 (2) 保重身体 临别时互道珍重 负载珍重。——唐· 李朝威《柳毅传》 坡仙宋 苏轼 号 东坡居士 ,文才盖世,仰慕者称之为“坡仙”。 宋 张矩 《应天长》词:“换桥渡舫,添柳护堤, 坡仙 旧迹今续。” 金 元好问 《奚官牧马图息轩画》诗:“奚官有知应解笑,世无 坡仙 谁赏音。” 玉带古时官员腰间所佩的玉饰带子 山门(1) 佛寺的大门 (2) 指佛教 千古(1) 指久远的年代 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纵有千古。——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成为千古罪人 (2) 永远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 千古奇闻 (3) 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光荣(1) 荣耀;荣誉 红十五军团的全体同志,都为这个光荣的会师欢欣鼓舞。——《奠基礼》 光荣归于祖国 (2) 光芒 雕莹启光荣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