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桐柏村行宫八景·其四·心矩亭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原文圣人七十不踰矩,我纵岁过勉正心。 矩者方乎正之属,目应四勿里思寻。 诗词问答问:《桐柏村行宫八景·其四·心矩亭》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五十七 参考注释圣人(1) 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时也专指孔子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唐· 韩愈《师说》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2) 封建时代对君主的尊称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不踰矩不越出规矩。《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正心(1).谓使人心归向于正。语出《礼记·大学》:“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汉 董仲舒 《士不遇赋》:“虽矫情而获百利兮,復不如正心而归一善。” 宋 司马光 《交趾献奇兽赋》:“吾闻古圣人之治天下也,正心以为本。” (2).公正无私之心。《管子·任法》:“臣有所爱而为私赏之,有所恶而为私罚之,倍其公法,损其正心,专听其大臣者,危主也。” 四勿孔子 主张克己复礼,应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语见《论语·颜渊》。 宋 朱熹 《斋居感兴》诗之十二:“ 颜生 躬四勿, 曾子 日三省。” 元 方回 《送宋昶明仲湖州学录》诗:“ 颜子 先四勿,韶冕患不优。” 思寻寻思,思忖。《三国志·吴志·骆统传》:“思寻所由,小民无知。”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简文 云, 渊源 语不超诣简至,然经纶思寻处,故有局陈。”《再生缘》第六九回:“左思右想无良计,説来此事费思寻。”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