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送赵紫芝为江东从事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翁卷 |
释义 | 送赵紫芝为江东从事原文非惟篇翰奇,吏道更深知。山水六朝地,登临三考时。 泥沙多旧物,风日少全碑。 正属黄花发,愁闻有别离。 诗词问答问:送赵紫芝为江东从事的作者是谁?答:翁卷 翁卷送赵紫芝为江东从事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非惟不但,不仅 然操遂能克 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篇翰犹篇章,篇简。一般指诗文。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二:“十五讽《诗》《书》,篇翰靡不通。” 唐 李德裕 《追和太师颜公同清远道士游虎丘寺》:“逸人缀清藻,前哲留篇翰。” 明 高启 《秋怀》诗之八:“弱龄弄篇翰,出门结羣贤。”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五书》:“ 宋 自 绍兴 以来……百姓莫敢言喘, 放翁 恶得形诸篇翰以自取戾乎!” 谭献 《<唐诗录>序》:“丁巳之岁,游学京师……缘情感寓,不忘篇翰。” 吏道(1).作官的道路。 汉 桓宽 《盐铁论·除狭》:“今吏道壅而不选,富者以财贾官,勇者以死射功。”《汉书·食货志下》:“有司请令民得买爵及赎禁錮免减罪……吏道杂而多端,则官职秏废。” (2).为政之道。《旧唐书·姚崇传》:“ 崇 独当重任,明於吏道,断割不滞。” 宋 陆游 《曾文清公墓志铭》:“公尝决疑狱, 徐公 谢曰:‘始徒谓君儒者,乃精吏道如是邪!’”《水浒传》第十八回:“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 深知十分了解 深知现代战争的特点 山水(1) 山上流下来的水 (2) 山和水,指山明水秀的自然风景 山水相连 (3) 指山水画 泼墨山水 吴道玄…因写 蜀道山水,始创山水之体,自为一家。——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六朝(1) (2) 六个朝代 (3) 合称中国历史上均以建康(南京)为都的吴、东晋、宋、齐、梁和陈 (4) 南北朝 六朝法典 登临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 南望彭泽、 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三考(1).古代官吏考绩之制。指经三次考核决定升降赏罚。《书·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 孔颖达 疏:“言帝命羣官之后,经三载,乃考其功绩;经三考则九载,黜陟幽明,明者升之,闇者退之。”《后汉书·朱浮传》:“然以 尧 舜 之盛,犹加三考……而閒者守宰数见换易,迎新相代,疲劳道路。” 唐 白居易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两衙多请假,三考欲成资。” 宋 苏轼 《与蒲诚之书》:“然某尽今岁方得二年,不知朝廷肯令某成资解去否?若必俟三考,则於 诚之 为太淹缓,安用也。” (2).指考试官员的三种项目。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官职》:“三考者,试流外之官,一曰书,二曰计,三曰时务。” (3).称旧时科举中的“乡试”、“会试”、“殿试”为“三考”。《何典》第九回:“虽然不是三考里出身,也该做此官,行此礼,谁知他却一味里吃食弗管事。” 泥沙泥土沙石。 用之于泥沙。——唐· 杜牧《阿房宫赋》 旧物(1) 古代的遗物,特指典章文物 (2) 指原有的国土 还归旧物 风日(1).风与日。谓风吹日晒。 晋 陶潜 《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2).指天气;气候。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八:“今朝风日好,宜入 未央 游。” 清 卓尔堪 《醉花阴》词:“风日近清明,几片榆钱,都算鶯儿俸。” (3).犹风光。 唐 杜审言 《春日京中有怀》诗:“寄语 洛城 风日道,明年风色信还人。”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仙人枕》:“ 元 陈孚 诗:‘ 居庸 万马绕山前,未许苍苔睡晏然。见説 华山 风日好,何如移伴白云眠。’” 清 姚鼐 《赠孙雨窗》诗:“茶香竹净好风日,请我俛仰前贤旁。”参见“ 风光 ”。 正属正值,恰好。《老残游记》第六回:“从玻璃窗里朝外一看,与 老残 正属四目相对。” 黄花(1) 几种开黄色花或黄花占优势菊科植物的任何一种 (2) 黄花菜的花,金针菜的通称 (3) 菊花 (4) 没有经过性行为的女性 黄花闺女 别离(1) 离别;分离 别离家乡,踏上征途 心知长别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商人重利轻别离。——唐· 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2)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