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亳州寿民陈洪如寿百六岁妻王百一岁诗以纪瑞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原文寿民寿妇本常披,百岁同登鲜见之。 山左广东各一阅,徽疆歙属两逢奇。 夫耕妇织胥良善,子绕孙围笃庆禧。 偕老期颐逮兹四,旌扬合与异恩施。 诗词问答问:《亳州寿民陈洪如寿百六岁妻王百一岁诗以纪瑞》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六十五 2. 礼部题百岁赐恩本岁不下十数 参考注释寿民(1).谓造福于民。《管子·轻重己》:“教民樵室钻鐩,墐灶泄井,所以寿民也。” 宋 王禹偁 《省试四科取士何先论》:“非仕人利俗致君寿民者,其政不用。” (2).长寿的人。有时特指男性长寿者。 宋 叶廷珪 《海录碎事·圣贤人事下》:“病变而药不变,嚮之寿民,今为殤子矣。”《清会典·礼部·仪制清吏司四》:“寿民给予‘昇平人瑞’字样,寿妇给予‘贞寿之门’字样。”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定例:凡寿民、寿妇年登百岁者,由本省督抚题请恩赏,奉旨给扁建坊,以昭人瑞。” 寿妇长寿的妇女。《清会典·礼部·仪制清吏司四》:“寿民给予‘昇平人瑞’字样,寿妇给予‘贞寿之门’字样。”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定例:凡寿民、寿妇年登百岁者,由本省督抚题请恩赏,奉旨给扁建坊,以昭人瑞。” 百岁(1).百年。指长时间。《鹖冠子·近迭》:“兵者百岁不一用,然不可一日忘也。” 唐 韩愈 孟郊 《遣兴联句》:“平生无百岁,歧路有四方。” 周立波 《金戒指》:“人生百岁也是死,何处黄土不埋人?” (2).终身;毕生。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七折:“愿齐眉廝守,百岁和睦。”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孝女》:“保佑老父沉疴速起,百岁康强。” (3).死的讳称。《诗·唐风·葛生》:“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史记·吕不韦列传》:“夫百岁之后,所子者为王,终不失势。” 唐 白居易 《读张籍<古乐府诗>》诗:“恐君百岁后,灭没人不闻。” 宋 苏轼 《汉高帝论》:“天下望以为君,虽不肖,而大臣心欲之,如百岁后,谁肯北面事 戚姬 子乎?” 山左(1).山的东侧。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三》:“﹝ 翼际山 ﹞上有 吴 江夏 太守 陆涣 所治城……山左即 沔水 口矣。”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某别驾》:“某别驾之任 岭 南,值大雨,借馆於山左 许氏 家。” (2).特指 山东省 。因在 太行山 之左(东),故称。 清 黄宗羲 《通议大夫靳公传》:“先世为 山左 之 歷城 人。” 清 刘大櫆 《翰林编修李公墓志铭》:“ 治运 提学 山左 ,公主校閲,甄拔号得人。” 广东中国南部的省,简称粤,东连福建,西连广西,北接湖南和江西。面积17.8万平方公里,人口近6千万,省会广州 良善(1) 善良 心地良善 (2) 好人 欺压良善 胁迫良善 偕老共同生活到老 白头偕老 百年偕老 期颐一百岁。语本《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郑玄 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 孙希旦 集解:“百年者饮食、居处、动作,无所不待于养。 方氏慤 曰:‘人生以百年为期,故百年以期名之。’” 唐 李华 《四皓铭》:“抱和全默,皆享期颐。” 宋 陆游 《初夏幽居》诗之五:“余生已过足,不必到期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席方平》:“今送汝归,予以千金之产、期颐之寿,於愿足乎?” 郁达夫 《代洪开榜先生祝梁母邓太夫人八秩大庆》诗:“好待期颐觴咏日,重摩铜狄话沧桑。” 旌扬表扬。 唐 王昂 《对沉谋秘略科策第一道》:“今若垂旌扬之期,崇奬激之道……则将得其人矣。” 清 李渔 《奈何天·锡祺》:“为申报异常功德,乞赐破格旌扬。” 合与结为同党。《管子·山至数》:“内则大夫自还而不尽忠,外则诸侯连朋合与。” 异恩特殊恩遇。 宋 曾巩 《曲珍四厢都指挥使绛州防御使制》:“尚有异恩,待尔来效。” 金 元好问 《拟御史大夫让枢密使表》:“窃忧大谴之方来,敢谓异恩之横被。”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宫闱·天家生母不同》:“一则无子而子,一则无女而女,孰非圣主异恩哉!” 清 韩泰华 《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下:“国朝故事,凡寺名皆请於有司给授敕额,其异恩者特加大字以冠之。”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