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示江苏学政庄有恭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示江苏学政庄有恭原文从来庠序储才地,观国之光利用宾。 所贵清真兼雅正,莫容牛鬼及蛇神。 春华秋实崇经术,廷献家修重大伦。 自是此邦文胜质,丁宁致勖务还淳。 诗词问答问:示江苏学政庄有恭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二十三 参考注释从来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庠序泛指学校。殷代叫庠,周代叫序 谨庠序之教。——《孟子·梁惠王上》 储才亦作“ 储材 ”。积聚人才。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杭学游士聚散》:“慨祖宗之立法,广学校以储才。” 清 钱谦益 《嘉禾黄君五十序》:“因以知先朝储才馆阁,良有深意。”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南书房》:“列圣遵依祖制,宠眷不衰,为木天储材之要地也。” 观国指观察国情。引申为从政。《易·观》:“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宋书·孝武帝纪》:“内难甫康,政训未洽,衣食有仍耗之弊,选造无观国之美。”《随园诗话补遗》卷四引 清 郑德基 《赠隐者》诗:“读书岂必皆观国,学佛何须定出家。” 利用(1) 利于发挥效用 充分利用 利用废料 (2) 设法为己所用 利用矛盾 清真(1) 纯真朴素 清真寡欲 (2) 真实自然 文贵清真 (3) 明清时,中国 * 教学者介绍该教教义,曾用“清净无染”、“真主原有独真,谓之清真”等语,称颂该教崇奉的真主。故称 * 教为清真教,寺曰清真寺 清真寺 雅正(1) 规范的 (2) 典雅方正 (3) 敬辞,把自己的诗文书画送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套语) 蛇神(1).传说中人面蛇身之神。 晋 王嘉 《拾遗记·夏禹》:“ 禹 凿 龙关之山 ,亦谓之 龙门 ……又见一神,蛇身人面, 禹 因与语。神即示 禹 八卦之图,列於金版之上。又有八神侍侧。 禹 曰:‘ 华胥 生圣子,是汝耶?’答曰:‘ 华胥 是 九河神女 以生余也。’乃探玉简授 禹 ,长一尺二寸,以合十二时之数,使量度天地。 禹 即执持此简,以平定水土。蛇身之神,即 羲皇 也。” (2).比喻灵奇的文人。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饭鱼》:“我本是待漏的列鵷行冠盖儔,操觚的焕蛇神词赋首。” 春华秋实(1) 春日花开,秋来收果 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2) 比喻文采各异或学问有成 经术犹经学。《史记·太史公自序》:“ 仲尼 悼礼废乐崩,追脩经术,以达王道。” 唐 张祜 《投常州从兄中丞》诗:“史材谁是伍,经术世无双。”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诗:“罢黜诗赋崇经术,儒生讲习 丘 与 軻 。” 章炳麟 《黄先生传》:“余少时从本师 德清 俞君 游,亦数謁先生。先师任自然,而先生严,重经术,亦各从其性也。” 重大作用、意义等比较大而重要 我们简朴的乡村生活的重大变化 重大之责任。——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自是(1) 自然是 众人见他如此无礼,自是愤愤不平 (2) 自以为是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3) 从此 文胜谓尚文过了头。 清 马其昶 《<濂亭集>序》:“自 周 末文胜,百氏杂家并出,非 尧 舜 ,薄 汤 武 ,觝排 周 孔 ,坑焚之祸遂作。” 丁宁叮咛,反复地嘱咐 还淳回复到原来的淳朴状态。《南齐书·明帝纪》:“永览玄风,兢言集愧,思所以还淳改俗,反古移民。” 唐 杜甫 《上韦左相二十韵》:“庙堂知至理,风俗尽还淳。” 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笔·张罗峰》:“今乃人人侈用,一变至此,诚不可不反正还淳。”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