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清漳明府侄聿原文我李百万叶,柯条布中州。 天开青云器,日为苍生忧。 小邑且割鸡,大刀伫烹牛。 雷声动四境,惠与清漳流。 弦歌咏唐尧,脱落隐簪组。 心和得天真,风俗犹太古。 牛羊散阡陌,夜寝不扃户。 问此何以然,贤人宰吾土。 举邑树桃李,垂阴亦流芬。 河堤绕绿水,桑柘连青云。 赵女不冶容,提笼昼成群。 缲丝鸣机杼,百里声相闻。 讼息鸟下阶,高卧披道帙。 蒲鞭挂檐枝,示耻无扑抶。 琴清月当户,人寂风入室。 长啸无一言,陶然上皇逸。 白玉壶冰水,壶中见底清。 清光洞毫发,皎洁照群情。 赵北美佳政,燕南播高名。 过客览行谣,因之诵德声。
诗词问答问:赠清漳明府侄聿的作者是谁?答:李白 问:赠清漳明府侄聿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赠清漳明府侄聿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李白的名句有哪些?答:李白名句大全 译文和注释译文 我们李家如同一棵大李树,枝叶百万遍布中州。 老侄为天生的青云之器,天天为百姓操心。 治理小县如同“割鸡”,将来还会大刀宰牛,将有大用。 你的官声如雷贯月惊动四邻,你的惠政将与清漳同流。 县境内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老侄无为而治,官帽也不戴,形同吏隐。 百姓为德政所化心平气和,有天真的赤子之心,风俗像太古一样纯朴。 牛羊散于阡陌之中,百姓们家家夜不闭户。 问为什么能这样,他们回答说,是县令贤明。 县中种植桃李树,到处散发出桃李花的芬芳。 河中流的是清清的河水,两岸桑柘茂密如云。 赵地的女子不爱梳洗打份,成群地在田野里提笼采桑。 家家都在忙着缲丝和纺织,百里之间,机杼之声相闻。 由于无人告状,县衙前门可罗雀,县令高卧无事,在闲读道书。 檐前挂着蒲鞭,对有过失的百姓只是象征性的惩罚。 政闲时明月当头,琴声清越;庭中寂然,清风入室。 老侄但长啸无言,陶然如上皇之逸人。 政清德高,洁如玉壶之冰,壶中透明见底。 清光一片,可鉴毫发,从中可映出百姓们的身影。 清漳县令的高名和佳政,在赵北燕南一带到处传颂。 我这位过客听了百姓们赞颂县令美政的民谣,因此写出了这篇颂诗。 注释 清漳:在今河北肥乡县。唐时清漳属洛州管辖。明府:唐人称县令为明府。聿:李聿,《全唐文》卷四五三有小传:聿,玄宗朝官,清漳令,迁尚书郎。 叶:喻宗族支派。 中州:即中国。 青云器:能飞黄腾达的大器。 “小邑”二句:《论语·阳货》中说,孔子到了武城,听见一片弦歌之声,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后以“割鸡”为治理县政之代称。烹牛,喻施展大本领。 清漳:水名,源出于山西阳泉南。经山西和县、河北涉县,南流入清漳。 “弦歌”句:歌颂唐尧的无为而治。 簪组:冠簪和冠带。此指官服。簪,插戴官帽用的簪子。组,系帽的带子。隐簪组:指有隐士风度。 扃(jiōng)户:闭户。 宰:此处用作动词,任县令。 垂阴:树木枝叶覆盖形成阴影。 冶容:女子修饰得很妖媚。 缲(sāo)丝:煮茧抽丝。李白《荆州歌》:“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 道帙(zhì):道书的书衣,此指道书。 蒲鞭”二句:《后汉书·刘宽传》说,刘宽为太士时,对人宽厚仁恕,人有过失,“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蒲鞭,用蒲草做成的鞭子,用来做象征性的惩罚。扑抶(chì):鞭打。 上皇:即羲皇,伏羲。 白玉壶冰:喻品德冰清玉洁。姚崇《冰壶赋》:冰壶者,清洁之至也。君子对之不忘乎。 赵北、燕南:指河北中部她区。 诗文赏析李白于天宝十一载(752)春,曾北游广平、邯郸、清漳等地。与清漳县令侄辈李聿相会,别时写了这首赠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