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咏史二首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刘禹锡 |
释义 | 咏史二首原文骠骑非无势,少卿终不去。 贾生明王道,卫绾工车戏。 诗词问答问:咏史二首的作者是谁?答:刘禹锡 参考注释骠骑飞骑。也用作古代将军的名号 无势没有势力或权位;失势。《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魏其 失 竇太后 ,益疏不用,无势。”《史记·汲郑列传论》:“夫以 汲 郑 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 少卿(1).官名。大卿的副职。《左传·昭公三十年》:“我先大夫 印段 实往,敝邑之少卿也。” (2).官名。 北魏 太和 时所设官名, 北齐 时为正卿的副职、 隋 唐 至 清 亦沿置。参阅《文献通考·职官》九、十。 (3).凫的别名。见《嫏嬛记》卷上引 宋 无名氏《采兰杂志》。 世道指社会状况、风气 唉!别提那 * 的旧世道了 老人家,如今世道变了。变得不用吃糠了。——赵树理《传家宝》 颓波(1).向下流的水势。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泉涌山顶,望之交横,似若瀑布,頽波激石,散若雨洒,势同厌源风雨之池。” 明 徐阶 《送司封仲芎杨子赴留都》诗:“頽波无停留,灵耀亦西驰。” 清 王士禛 《分甘馀话》卷下:“余不识 许中丞 ,即此一事,真頽波中砥柱也。” (2).比喻衰颓的世风或事物衰落的趋势。 唐 李白 《上留田》诗:“高风缅邈,頽波激清。” 宋 陈亮 《<高士传>序》:“惟其屹然立於頽波靡俗之中,可以为高矣。” 高旭 《自题<未济庐诗集>》诗:“岂真词笔挽頽波?侠骨行看渐折磨。” 砥柱山名,位于河南三门峡以东黄河急流中,形象像柱 贾生指 汉 贾谊 。 汉 桓宽 《盐铁论·箴石》:“ 贾生 有言曰:‘恳言则辞浅而不入,深言则逆耳而失指。’” 唐 杜甫 《久客》诗:“去国哀 王粲 ,伤时哭 贾生 。” 吕志伊 《过黔楚界喜晴》诗:“既倒狂澜难遽挽,上书徒抱 贾生 忧。” 王道(1) 古时指以仁义统治天下的政策 (2) 利害;严厉 车戏在车上表演杂技。语本《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建陵侯 卫綰 者, 代 大陵 人也。 綰 以戏车为郎,事 文帝 。” 唐 刘禹锡 《咏史》之二:“ 贾生 明王道, 卫綰 工车戏。同遇 汉文 时,何人居贵位!”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东坡三》:“《隐居诗话》云:‘…… 卫綰 以车戏事 文帝 为郎,及 景帝 立,稍见亲用。’” 汉文(1). 汉文帝 刘恒 的省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 汉文 中年,始举贤良。” 唐 刘长卿 《长沙过贾谊宅》诗:“ 汉文 有道恩犹薄, 湘水 无情弔岂知?” 清 洪昇 《长生殿·定情》:“庶几 贞观 之年,刑措成风,不减 汉文 之世。” (2).汉语;汉字。 南朝 梁 僧祐 《梵汉译经音义同异记》:“或善梵义而不了汉音,或明汉文而不晓梵意。”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钱文敏》:“ 钱某 汉文优长,尚可宽贷。” 鲁迅 《热风·随感录四十六》:“画着几方小图,大意是骂主张废汉文的人的。” (3). 汉 代的文章。 清 胡广 等《性理大全书·论文》:“ 韩 文力量,不如 汉 文, 汉 文不如 先秦 、 战国 。” (4).剑名。《东观汉记·章帝纪》:“帝赐尚书剑各一,手署姓名: 韩稜 楚 龙泉, 郅寿 蜀 汉文。” 贵位(1).高位。《后汉书·党锢传·尹勋》:“家世衣冠,伯父 睦 为司徒,兄 颂 为太尉,宗族多居贵位者。”《宋书·王景文传》:“以此居贵位要任,当有致忧兢理不?” 宋 司马光 《礼部尚书张公墓志铭》:“公久在贵位,宗族用公荫补官者凡三十餘人。” (2).指贵臣。 唐 陆贽 《论叙迁幸之由状》:“道路悽悯,部曲感伤,贵位崇勋,孰不解体。”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