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九日登樟亭驿楼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许浑 |
释义 | 九日登樟亭驿楼原文鲈鲙与莼羹,西风片席轻。潮回孤岛晚,云敛众山晴。 丹羽下高阁,黄花垂古城。 因秋倍多感,乡树接咸京。 诗词问答问:九日登樟亭驿楼的作者是谁?答:许浑 许浑九日登樟亭驿楼书法欣赏
全唐诗:卷529-16 参考注释鲈鲙见“ 鱸膾 ”。 莼羹用蓴菜烹制的羹。《晋书·陆机传》:“尝诣侍中 王济 , 济 指羊酪谓 机 曰:‘卿 吴中 何以敌此?’答云:‘千里蓴羹,未下盐豉。’时人以为名对。”《说郛》卷十九引 宋 曾三异 《因话录·蓴羹》:“‘千里蓴羹,未下盐豉。’世多以淡煮蓴羹,未用盐与豉相调和。非也!盖末字误书为未, 末下 乃地名, 千里 亦地名。此二处产此二物耳。其地今属 平江郡 。” 清 金农 《闻喜县中早发》诗:“脯腊膎胰非不饱,未免秋风刮面思蓴羹。” 蒓羹:莼菜做的羹。 唐 张志和 《渔父歌》:“ 松江 蟹舍主人欢,菰饭蒓羹亦共餐。” 宋 周邦彦 《蓦山溪》词:“玉簫金管,不共美人游,因箇甚,烟雾底。独爱蒓羹美。”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二次大失败》:“ 张翰 在 西晋 齐王炯 的幕下,因秋风起而思食 江 东莼羹,因而离开了 齐王 。” 西风(1) 从西方吹来的风 温带的盛行西风 (2) (3) 指秋风 (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片席(1).片帆,孤舟。 唐 许浑 《九日登樟亭驿楼》诗:“鱸鱠与蓴羹,西风片席轻。” 宋 林逋 《送僧休复之京师》诗:“春江片席远,松月一房空。” (2).一张坐席。言其狭小。 清 洪昇 《长生殿·复召》:“万岁爷何惜宫中片席之地,乃使沦落外边!” 孤岛离大陆很远,周围没有其他岛屿的岛 敛众聚集众人。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刘后主志》:“﹝ 马謖 ﹞违 亮 节度,为 郃 所破, 平 独敛众为殿。”《宋书·索虏传》:“冠军将军、 青州 刺史 竺夔 镇 东阳城 ,闻 虏 将至,敛众固守。”《新唐书·张濬传》:“ 濬 敛众夜遁,比明,军失大半。” 丹羽(1).赤色的羽毛。古代用以装饰旌旗或车盖。 南朝 齐 王融 《从武帝琅邪城讲武应诏》诗:“白日映丹羽,赬霞文翠旃。” (2).指赤乌的羽毛。古代以赤乌为祥瑞之鸟。 南朝 梁 何逊 《穷乌赋》:“岂能瑞 周 德而丹羽,感 燕 悲而素暉。”《晋书·孝友传序》:“乌驯丹羽,巢 叔和 之室;鹿呈白毳,扰 功文 之庐。” 唐 孟简 《白乌呈瑞赋》:“何常日浴,翻皓体以来仪;曾异火流,奚丹羽之可慕?” 高阁(1) 高度较大的阁楼 (2) 用以贮藏存放书、物的高架子(束之高阁) 黄花(1) 几种开黄色花或黄花占优势菊科植物的任何一种 (2) 黄花菜的花,金针菜的通称 (3) 菊花 (4) 没有经过性行为的女性 黄花闺女 多感(1).谓易伤感;多感触。 唐 徐魁 《闲游赋》:“伤孤雁之失伴,怀哀鵠之离羣;何物类之多感,□□逸而心广。” 唐 杜牧 《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诗:“闻君亦多感,何处依阑干?” 宋 陆游 《浪迹》诗:“山川惨淡秋多感,灯火青荧夜少眠。” 元 郝经 《癸酉闰六月十三日夜病中闻笛》诗:“怨曲人多感,离肠恨易生。” (2).犹多谢。《水浒传》第四一回:“自从刺配 江州 ,经过之时,多感 晁头领 并众豪杰苦苦相留。”《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多感,多感!一样的同窗,也该记念着我的冷静。” 乡树乡野间的树木。 清 朱彝尊 《送金侍郎鋐填抚七闽》诗之一:“玉节官桥河畔柳,锦帆乡树 越 中山。” 咸京原指 秦 代京城 咸阳 。后人常用以借指 长安 。 唐 李乂 《饯唐永昌》诗:“ 田郎 才貌出 咸京 , 潘子 文华向 洛城 。” 宋 文天祥 《平原》诗:“贼闻失色分兵还,不敢长驱入 咸京 。” 元 范梈 《题李白郎官湖》诗:“当时郎官奉使出 咸京 ,仙人千里来相迎。”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