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踏云行 |
朝代 | 元代 |
作者 | 王哲 |
释义 | 踏云行原文昨日青巾,今朝红角。脂腮粉面别躯壳。 改头换面有谁知,更形易体无人觉。 奉劝诸公,词中想邈。 百年迅速如雷雹。 早为下手练精神,顿安 诗词问答问:踏云行的作者是谁?答:王哲 王哲踏云行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昨日昨天 青巾(1).古代指青色的软帽。 宋 苏轼 《李委吹笛》诗引:“进士 李委 ,闻 坡 生日,作新曲曰《鹤南飞》以献。呼之使前,则青巾紫裘腰笛而已。”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三折:“涧水湾湾遶寨门,野花斜插渗青巾。” (2).青色头巾。 元 代娼家专用服饰。《元典章·礼制二·服色》:“娼妓之家,家长并亲属男子裹青巾。” 今朝(1) 今天 (2) 现在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粉面(1).傅粉的脸。亦谓面颜白晳,有如傅粉。 唐 刘禹锡 《历阳书事七十韵》:“坐久罗衣皱,杯倾粉面騂。” 宋 陈师道 《临江仙》词:“粉面初生明月,酒容欲退朝霞。”《红楼梦》第三回:“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2).借指美人。 宋 贺铸 《定风波·桃》词:“粉面不知何处在?无奈! 武陵 流水卷春空。”《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坐中若有 杜十娘 ,斗筲之量饮千觴;院中若识 杜老媺 ,千家粉面都如鬼。” 躯壳指有形的身体;肉体(对精神而言) 改头换面只在表面上有所改动,其内容却依然如故 改头换面孔,不离旧时人。——唐· 寒山《寒山诗》 今人作经义,正是醉人说话,只见许多说话,改头换面,说了又说,不成文字。——《朱子语录·朱子》 无人(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叔田》有无人之歌,闉闍有匪存之思,风人之作,岂虚也哉!” 宋 柳永 《斗百花》词:“深院无人,黄昏乍拆鞦韆,空锁满庭花雨。”参阅《诗·郑风·叔于田》。 奉劝敬辞。郑重劝说 奉劝你放规矩些 诸公(1).众公卿。《公羊传·隐公五年》:“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诸公者何?诸侯者何?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其餘大国称侯。” 汉 班固 《 * 通·礼乐》:“诸公六六为行,诸侯四四为行。” (2).诸多年老长者。《史记·田叔列传》:“ 叔 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 张守节 正义:“诸公谓丈人行也。” (3).泛称各位人士。 唐 杜甫 《醉时歌》:“诸公衮衮登臺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元 贡师泰 《送江西傅与砺赴广州教授》诗:“买得 吴 船便欲东,更骑羸马别诸公。”《儒林外史》第十七回:“三位先生,小弟有个疑难在此,诸公大家参一参。” 百年(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迅速快速 迅速的援助 雷雹(1).打雷下雹。《汉书·李寻传》:“秋月行封爵,其月土湿奥,恐后有雷雹之变。” 五代 齐己 《灵松歌》:“有时深洞兴雷雹,飞电绕身光闪烁。” (2).比喻宏大而急骤的声响。 唐 杜甫 《画马赞》:“四蹄雷雹,一日天地。” 宋 苏轼 《两桥诗·东新桥》:“鱼龙亦惊逃,雷雹生马蹄。” 宋 梅尧臣 《吴冲卿示和韩持国诗一卷辄以为谢》诗:“我初见 韩子 ,蜿蜒喷雷雹。” 早为已是。 前蜀 李珣 《浣溪沙》词之三:“早为不逢 巫峡 梦,那堪虚度 锦江 春。” 下手(1) 助手 打下手 (2) 座次的下方者,即右方 坐在主人的下手 (3) 指知识、技能低下的人 精神(1) 指意识、思维、神志等 精神为之。——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复旧。——《聊斋志异·促织》 (3) 指内容的实质所在;主要的意义 译者没有体会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饱满 (5) 活跃;有生气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挠之精神。——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牺牲精神。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