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赠邓梓林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王义山 |
释义 | 赠邓梓林原文乔木森森说邓林,自从拱把至于今。虽然本质生成美,全是乃翁培植深。 勿使杯卷戕所有,或容斤斧得而寻。 非材自愧沟中断,也有庭槐满地阴。 诗词问答问:赠邓梓林的作者是谁?答:王义山 王义山赠邓梓林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乔木高大的树木 并汾乔木。——宋· 沈括《梦溪笔谈》 废池乔木。——宋· 姜夔《扬州慢》词 森森(1) 形容繁密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唐· 杜甫《蜀相》 (2) 形容阴沉可怕 看了这水泡子四边黑压压的老树,不禁有一种鬼域森森之感。——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 (3) 形容寒冷 冷森森 邓林(1).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树林。《山海经·海外北经》:“ 夸父 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 河 渭 , 河 渭 不足,北饮 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神哉 夸父 ,难以理寻,倾沙逐日,遯形邓林。” 唐 韩愈 《海水》诗:“海水非不广,邓林岂无枝?” 清 钱谦益 《次韵何慈公岁暮感事》之四:“闻逐邓林搜弃杖,戏禁沧海学栽桑。” (2).比喻荟萃之处,聚汇之所。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 陈思 《赠弟》、 仲宣 《七哀》、 公干 《思友》、 阮籍 《咏怀》……斯皆五言之警策者也,所谓篇章之珠泽,文彩之邓林。” 清 魏源 《碑洞》诗:“不是碑渊海,真成鬼邓林。” (3).古地名。 战国 时在 楚国 北境。《商君书·弱民》:“隐以 邓林 ,缘以 方城 。”《史记·礼书》:“阻之以 邓林 ,缘之以 方城 。” 司马贞 索隐:“ 刘氏 以为今 襄州 南凤林山 是古 邓祁侯 之国,在 楚 之北境,故云阻以 邓林 也。” 自从介词,表示过去的某段时间的起点 自从去年秋天到现在 拱把指径围大如两手合围。《孟子·告子上》:“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 杨伯峻 注:“ 赵岐 注云:‘拱,合两手也;把,以一手把之也’此言树之尚小。”《后汉书·崔駰传》:“譬犹 衡 阳之林, 岱 阴之麓,伐寻抱不为之稀,蓺拱把不为之数。”《云笈七籤》卷十五:“夫十围之木,起於拱把;百仞之臺,起於足下。” 明 康海 《中山狼》第三折:“一年开花,二年结果,三年拱把,十年合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聂小倩》:“又顾殿东隅,修竹拱把,下有巨池,野藕已花。”亦以喻指弱小或成长初期。 宋 苏轼 《送王竦朝散赴阙》诗:“擢子拱把中,云有驥騄姿。” 于今(1) 至今 车站一别,于今十年 (2) 如今;到现在 虽然(1) ——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却”等与它呼应,表示承认前边的为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李大伯虽然年过六十,劳动劲头却比得上年轻的小伙子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鲁迅《故乡》 (2) 虽然如此,虽是这样;即使这样 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公输》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战国策·魏策》 本质(1) 事物中常在的不变的形体 (2) 事物的根本性质 本质优秀 (3) 哲学名词。某类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基本特质 本质差别 非本质方面 成美(1).成就美善之事。《庄子·徐无鬼》:“凡成美,恶器也;君虽为仁义,几且伪哉!” 郭象 注:“美成於前,则伪生於后,故成美者乃恶器也。” 王先谦 集解:“凡欲成美名者,恶其滞於器也。”亦指已成之美事。 唐 韩愈 《处州孔子庙碑》:“后之君子,无废成美,琢词碑石,以赞攸始。” (2).完美,完善。《史记·夏本纪》:“皆曰: 伯禹 为司空,可成美 尧 之功。” 乃翁(1).你的父亲。《汉书·项籍传》:“吾翁即汝翁。必欲亨乃翁,幸分我一盃羹。” 颜师古 注:“翁,谓父也。”《汉书·项籍传》:“乃,亦汝也。” 宋 陆游 《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明史·文苑传三·文徵明》:“ 一清 ( 杨一清 )亟谓曰:‘子不知乃翁与我友耶?’” (2).他的父亲。 宋 朱敦儒 《念奴娇》词:“乃翁心里,没许多般事。” 明 叶盛 《水东日记·玉带生卷》:“ 刘廷美 主事求作乃翁合葬挽辞,以《玉带生》轴为贄。” 培植(1) 栽种并细心管理 这种植物是无法人工培植的 (2) 扶植势力或培养人才 培植势力 所有(1) 占有,有支配权 这些都归你所有 (2) 占有的东西 尽其所有 (3) 全部,一点也不剩下 贡献我所有的力量 他所有的抱负、志向、希望、前程,全被一笔勾销——《阿Q正传》 斤斧(1).斧头。《管子·乘马》:“其木可以为棺,可以为车,斤斧得入焉。”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凡木结根於灵山,而 匠石 为之寝斤斧。” 宋 苏轼 《筑高丽亭馆一绝》:“簷楹飞舞垣墙外,桑柘萧条斤斧餘。” 郭沫若 《洪水时代》诗:“ 夏禹 ,只把手中的斤斧暂停,笑说道:‘那只是虚无的幻影!’” (2).指兵器。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七:“ 宣宗 索 赵嘏 诗,其卷首有《题秦皇诗》,其略云:‘徒知六国随斤斧,莫有羣儒定是非。’” (3).请人修改诗文的敬辞。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书》:“又窥诸公所赋,何以措手,然旨命丁寧,亦勉率成篇,并自写上呈,所谓将勤补拙,更乞斤斧,免貽众誚。”参见“ 斧正 ”。 非材无能;不才。多用为谦词。《汉书·哀帝纪》:“皇天降非材之佑。”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 哀帝 自言不材,天降之佑。” 明 宋濂 《郑景彝传》:“后十五年, 濂 以非材来继 吴公 。” 清 曾国藩 《诰封光禄大夫曾府君墓志》:“小子非材,微府君厚泽,曷克成立,以蒙兹光显。” 中断半中间发生阻隔、停顿或故障而断开 交通中断 比赛中断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