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司马光 |
释义 | 原文洛阳风俗重繁华,荷担樵夫亦戴花。贪看二公同宴会,游人昏黑忘还家。 诗词问答问:《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的作者是谁?答:司马光 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洛阳河南省地级市。位于河南西部,市区面积79平方公里,人口97万。中国著名古都,有“九朝古都”之称,中国佛教祖庭白马寺位于市东,其南龙门石窟为中国三大石窟之一。河南省第二大城市,陇海铁路、焦枝铁路交汇于此 风俗特定区域、特定人群沿革下来的风气、礼节、习惯等的总和 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风俗。——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繁华(1) 繁荣热闹 繁华大街 (2) 指容貌美丽或地位显贵 荷担(1).用肩负物;挑担。《列子·汤问》:“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后汉书·丁鸿传》:“布衣荷担,不远千里。”《旧五代史·晋书·张彦泽传》:“百姓荷担,纍纍於路。” 宋 文天祥 《己未上皇帝书》:“远近为之荷担,宗社几於缀旒。天下之人追咎其失,以为聚歛之过。” (2).承担生活、工作、责任、事业等。 清 刘大櫆 《祭吴忠恪公文》:“公之知余,在於旅舍,一见其文,许以荷担。” 郭沫若 《天地玄黄·历史的转变》:“多么令人兴奋的世纪啊,这个非以全民的规模不能荷担的伟大的世纪。” 樵夫(1) 砍伐木材的人 (2) 打柴的人 樵歌出林。——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二公指府和县的副职。《儒林外史》第二三回:“适才我站在门口,遇见敝县的二公。”参见“ 二太爷 ”。 宴会会聚宴饮 款留宴会。——《广东军务记》 游人见“游客” 昏黑缺乏光线∶天色黑暗 秋天漠漠白昏黑。——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还家(1).回家。《后汉书·臧洪传》:“ 中平 末,弃官还家,太守 张超 请为功曹。” 唐 韩愈 《送进士刘师服东归》诗:“还家虽闕短,指日亲晨飱。”《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行至 汴梁 中牟 地方,有个族人在那里做主簿,打点去与他寻些盘费还家。” (2).归还农家。 陈残云 《南大门风光·河畔飘起红旗》:“土改的锣鼓声,和贫苦农民‘土改还家’的欢笑声,震荡了 深圳 南岸劳苦者的心声,有些人回到家乡,分到了土地,安居乐业搞生产。”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六:“咱们挖地主财宝是要咱们的血汗帐,是财宝还家。” (3).指把农作物收获回来。 刘澍德 《拔旗》:“附带还有一条:注意不要抛撒,保证颗粒还家。”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