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小偷惭簠簋,褫魄对犴吏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胡寅的《寄题义陵吴簿义方堂》 全文: 参考注释小偷(1) 偷东西的人 (2) 盗窃者 簠簋(1).簠与簋。两种盛黍稷稻粱之礼器。《礼记·乐记》:“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亦借指酒食、筵席。《晏子春秋·杂上十二》:“ 景公 饮酒,夜移于 晏子 之家……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与夫子乐之。’ 晏子 对曰:‘夫布荐席,陈簠簋者,有人,臣不敢与焉。’” (2).犹苞苴。指贿赂。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台省·王聚洲给事》:“ 滇 人 王聚洲 ,以庶常授工科给事,素有才名,慷慨论事,物情甚嚮之。忽为 郑御史 环枢 所劾。专指其簠簋,秽状满纸。 王 不待处分竟归。”参见“ 簠簋不饰 ”。 褫魄夺去魂魄。《文选·张衡<东京赋>》:“罔然若酲,朝罢夕倦,夺气褫魄之为者也。” 薛综 注:“惘然如神夺其精气,又若魂魄亡离其身。” 宋 叶适 《郑景元墓志铭》:“其论议愤发,笔宽墨餘,佞者褫魄,贵者夺色。” 清 屈复 《力士椎》诗:“ 祖龙 不死安可得,輼凉车已先褫魄。”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