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绶组词_绶字怎么组词_绶组词有哪些_带绶字的词语 |
组词 | 绶的解释:绶(綬) shòu 一种丝质带子,古代常用来拴在印纽上,后用来拴勋章:印绶。绶带。 笔画数:11; 部首:纟; 笔顺编号:55134434554 绶怎么写好看:
绶开头的词语:
古代用以系官印等物的丝带。唐玄宗千秋节赐群臣镜诗更衔长綬带,留意感人深。新唐书车服志德宗尝赐节度使时服,以鵰衔綬带。指衣 即吐绶鸡。亦称火鸡。因上嘴根有肉绶,呈五色,能伸缩,故名。埤雅释鸟四綬鸟,一名鷊,亦或谓之吐綬,咽下有囊如小綬,五色彪炳 鸟名。亦称寿带鸟。又有练鹊长尾鶲一枝花等异名。雄鸟体长连尾羽约厘米,头颈和羽冠均具深蓝辉光,身体其馀部分白色而具黑色羽干 即吐绶鸡。 多年生矮小草本。夏季开花,花小,白而带紫红色,可供观赏。根茎可入药,能滋阴益气凉血解毒。 花名。蔓生如绶,故名。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红綬花,蔓生如綬,有文采,因名焉。唐陈子良春晚看群公朝还人为八韵迎风采旄转,照 古代官吏系在腰间盛绶的口袋。晋书舆服志汉世著鞶囊者,侧在腰间,或谓之傍囊,或谓之綬囊,然则以紫囊盛綬耳。 盛印绶的箱子。后汉书方术传下许曼陇西太守冯緄始拜郡,开綬笥,有两赤蛇分南北走。 麦芽。可供药用。宋陶穀清异录药谱綬带米,麦糵。 草名。宋洪迈夷坚甲志开源宫主甃玉池边綬虉长,吟折紫芝香满手。 绶结尾的词语:
系印纽的绿色丝带。汉官秩二千石以上者用之。后汉书冯鲂传帝尝幸其府,留饮十许日,赐驳犀具劒佩刀紫艾綬玉玦各一。李贤注艾即盭 古代官员系官印的黄色丝带。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比二百石以上,皆铜印黄綬。唐刘长卿送从弟贬袁州诗名羞黄綬繫,身是白眉郎。明陶宗 结在印钮上的黑色丝带。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 见解印綬。 古代印玺上所系的彩色丝带。借指印玺。汉书高帝纪下使陆贾即授璽綬,它稽首称臣。晋书琅邪王伷传平吴之役,率众数万出涂中,孙晧 古人佩玉,用以系玉的丝带。礼记玉藻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綬,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綬,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綬,世子佩瑜玉而綦组綬,士 锦制的绶带。宋史舆服志四其冕无额花者,玄衣纁裳,悉画,小白綾中单,师子锦綬,二银环。宋秦观和王通叟琵琶风流云散令人瘦,忍 一种彩色丝带,用来标志身分等级,或佩系官印勋章。郭沫若天地玄黄叶挺将军的诗希夷夫人用红丝线来订上了佩绶,还用红墨水来加上 白银印章和系印的青色绶带。秦汉制,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青绶。以后用作高级阶官名号。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御史大夫,秦官,位上 旧时称印信和系印的绶带详细解释印信和系印信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史记项羽本纪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綬。旧唐书 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古代相国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师太保前后左右将军及六宫后妃所掌。亦为表示品级之服饰。魏晋以后,光 紫色丝带。古代高级官员用作印组,或作服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綬。唐李白门有车马客行空谈霸王略,紫綬 解下印绶。谓辞免官职。汉书薛宣传游谢游得檄,亦解印綬去。宋岳珂桯史李敬子敬子解其意。一夕,解印綬遁去。梁启超匈牙利爱国者 佩系印绶。谓出仕为官。汉书萧育传萧育少与陈咸朱博为友,著闻当世。往者有王阳贡公,故长安语曰萧朱结綬,王贡弹冠,言其相荐达 佩系官印的青色丝带。亦借指官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綬,掌副丞相。后汉书舆服志下九卿中二千石二 即桃花绶。亦泛指印绶。唐李商隐临发崇让宅紫薇诗桃綬含情依露井,柳绵相忆隔章臺。冯浩注梁武帝赋或带桃花之綬。桃綬泛用,不拘 红色丝带。古代用以系印章玉佩和帷幕之类。唐钱起送丁著作佐台郡诗佐郡紫书下,过门朱綬新。唐钱起送河南陆少府诗云间陆生美且奇 黑色绶带。汉书百官志上比二百石以上皆铜印黄綬,成帝绥和元年长相皆黑綬。后汉书滕抚传阴陵人徐凤马勉等,復寇郡县,杀略吏人, 朋友之间互相援引出仕。汉书萧育传育少与陈咸朱博为友,著闻当世。往者有王阳贡公,故长安语曰萧朱结綬,王贡弹冠,言其相荐达也 紫绿色绶带。后汉书冯鲂传帝尝幸其府,留饮十餘日,赐驳犀具剑佩刀紫艾綬玉玦各一。李贤注艾即盭,緑色也,其色似艾。 犹让位。文选曹冏六代论汉宗室王侯解印释綬,贡奉社稷,犹惧不得为臣妾。张铣注解印释綬,谓夺其位也。 系印纽的蓝色丝带。古代常用丝带的不同颜色,标识官吏的身份和等级。蓝绶表示等级较低的官吏。五代齐己送司空学士诗蓝綬乍称新学 系官印用的织有花彩的丝带。南朝梁庾肩吾九日侍宴乐游苑应令诗彫材滥杞梓,花綬接鵷鸿。隋江总赋得谒帝承明庐香貂拜黻衮,花綬拂 朝服与佩绶。唐白居易有感诗之一鬢髮已斑白,衣綬方朱紫。 泛指官吏的服饰制度。冠,礼帽绶,印绶。宋史舆服志四请以官为定,庶名实相副,轻重有準,仍乞分官为七等,冠綬亦如之。 龟纽印绶。亦借指官爵。后汉书西域传论先驯则赏籝金而赐龟綬。李贤注龟谓印文也。汉旧仪曰银印皆龟纽,其文刻曰某官之章。 官印和系印的丝带。亦泛指官印。西京杂记卷二朱买臣为会稽太守,怀章綬还至舍亭,而国人未知也。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上益加知遇, 见金印紫綬。 彩色丝带。唐虞世南琵琶赋开寳拨以更运,带文綬而旁垂。体备角商,韵包宫羽。 一种黑黄而近绿色的丝带。古代三公以上用绿綟色绶带。晋书卫瓘传及杨骏诛,以瓘録尚书事,加緑綟綬,剑履上殿,入朝不趋。陈书高 金印紫绶。指代高官。唐孟郊立德新居诗玉蹄裂鸣水,金綬忽照门。拂拭贫士席,拜候丞相辕。 帝王皇后的印玺。唐令狐楚郑尚书贺册皇太后表献宝綬于内朝,宣玉册于中禁。新五代史吴世家杨行密夏四月,温徐温奉玉册,宝綬尊隆 谓辞官。綬,系在印纽上的丝带。唐元稹归田诗陶君三十七,挂綬出都门。参见挂印。 红色的绶带。元史礼乐志五次八队,妇女二十人,冠凤翘冠,翠花鈿,服宽袖衣,加云肩霞綬玉珮,各执宝盖,舞唱前曲。 指高官显贵。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三张齐贤日与故旧乘小车,携觴游钓。榜於门曰老夫已毁裂轩冕,或公綬垂访,不敢拜见。 进升官阶。绶,丝带,用来系印环或玉佩。古时常用不同颜色的丝带标识官吏的身分和等级。唐源乾曜奉和御制乾曜与张说宋璟同日上官 汉代九卿二千石系印的绶带。南朝梁元帝玄览赋或带桃花之綬,乍响玄山之王。 卷束绶带。谓官吏辞职。艺文类聚卷五九引南朝梁简文帝答湘东王庆州牧书必欲卷綬避贤,辞病收迹。 有狗图形的丝带。后汉书五行志一熹平中,省内冠狗带綬,以为笑乐。 即绿綟绶。一种黑黄而近绿色的丝带。古代丞相以上官吏用作印绶。东观汉记百官表印綬汉制,公侯紫綬,九卿青綬。建武元年,復设诸 诸侯王佩的印绶。色黄而近绿,因用荩草染制,故名。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诸侯王,高帝初置,金璽盭綬。颜师古注引晋灼曰盭,草名也, 古代官服上系印纽的赤色丝带。后汉书舆服志下诸侯王赤綬。南朝梁江淹横吹赋赤綬紫驳,星含露分。明高启送董湖州诗五马贵专城,花 两条绶带。唐代五品以上官员朝服所佩。唐皇甫曾国子柳博士兼领太常博士辄申贺赠诗朝衣辨色处,双綬更宜看。唐李贺感讽诗我待紆双 冠带与印绶。借指官位。唐张说游洞庭湖湘诗之二城池自縶笼,缨綬为徽纆。宋苏轼祭柳子玉文慨然怀归,投弃缨綬。 犹银青。银印青绶。唐高适东平留赠狄司马诗入幕綰银綬,乘軺兼铁冠。刘开扬笺注引汉书百官表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青綬。 三公的印绶。绶,印纽丝带。借指印。北周庾信伤王司徒褒诗緑紱紆槐綬,黄金饰侍蝉。 见緑綟綬。 比喻诗文的文理色彩。 螭纽及系纽的丝带。指官印。唐杜牧唐故岐阳公主墓志铭上有舅姑高堂,儼然螭綬龟章。 绶居中的词语:
语本汉书佞幸传石显显与中书僕射牢梁少府五鹿充宗结为党友,诸附倚者皆得宠位。民歌之曰牢邪石邪,五鹿客邪!印何纍纍,綬若若邪 吐绶鸡科的一种鸟。头部有红色肉质突起羽毛有黑白深黄等色。也叫吐锦鸡真珠鸡七面鸟俗称火鸡。今多饲作家禽。以喉下有肉垂似绶故 紫色印绶和金印,古丞相所用。借指贵官。明陆采明珠记访侠正是不贪紫綬金章贵,留得苍颜白髮身。明陈汝元金莲记湖赏紫綬金章,錮 即吐绶鸡。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吐綬鸟身大如鸐,五色,出巴东山中。毛色可爱,若天晴淑景,即吐綬,长一尺,须臾还吞之。唐刘禹 语本汉书佞幸传石显显与中书僕射牢梁少府五鹿充宗结为党友,诸附倚者皆得宠位。民歌之曰牢邪石邪,五鹿客邪!印何纍纍,綬若若邪 后汉书方术传下许曼桓帝时,陇西太守冯緄始拜郡,开綬笥,有两赤蛇分南北走。緄令曼筮之。卦成,曼曰三岁之后,君当为边将,官有 |
随便看 |
|
组词大全共收录13436条组词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字的组词方法及造句方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