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萧萧理体净,蜂虿不敢毒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杜甫的《课伐木》 全文: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萧萧(1) 形容马嘶鸣声 马鸣萧萧 萧萧班马鸣。——唐· 李白《送友人》 车辚辚,马萧萧。——唐· 杜甫《兵车行》 (2) 风声 风萧萧兮易水寒。——《战国策·燕策》 风萧萧 (3) 冷落凄清的样子 (4) 花白稀疏的样子 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 理体(1).犹事理。《后汉书·儒林传下·李育》:“﹝ 李育 ﹞尝读《左氏传》,虽乐文采,然谓不得圣人深意,以为前世 陈元 、 范升 之徒,更相非折,而多引图讖,不据理体,於是作《难左氏义》四十一事。” (2).治政之体要。《北齐书·源彪传》:“度支尚书 元脩伯 , 魏 文成皇帝 之后,清素寡欲,明识理体。”《旧唐书·辛替否传》:“若以造寺必为其理体,养人不足以经邦,则 殷 周 已往皆暗乱, 汉 魏 已降皆圣明。”《资治通鉴·唐中宗景龙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理体,犹言治体也,避 高宗 讳,以‘治’为‘理’。” 宋 王谠 《唐语林·言语》:“ 魏 徵 陈古今理体,言太平可致, 太宗 纳其言。”《元典章·刑部二·禁治游街等例》:“游街拷掠,诚非理体;若不禁治,枉伤人命,关係非轻。” (3).论说体裁。 唐 李华 《<萧颖士文集>序》:“ 贾谊 文词最正,近於理体。” 蜂虿亦作“蠭蠆”。1.蜂和虿。都是有毒刺的螫虫。《国语·晋语九》:“蜹蚁蜂蠆,皆能害人,况君相乎!”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侍御史谓之掐毒,言如蜂蠆去其芒刺也。” 清 唐甄 《潜书·全学》:“士或遇蠭蠆而色变,触棘刺而失声。”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三:“小小的讥刺可以惨于蜂虿,小小的慰借可以暖于春阳。” (2).比喻恶人或敌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檄移》:“摧压鲸鯢,抵落蜂蠆。” 唐 杜甫 《遣愤》诗:“蜂蠆终怀毒,雷霆可振威。” 唐 元稹 《授李愿检校司空宣武军节度使制》:“一战而蜂蠆尽歼,不时而梟獍就戮。” (3).比喻狠毒凶残。《文馆词林》卷六六二引《太宗文皇帝伐辽手诏》:“弑逆其主,酷害其臣,窃据边隅,肆其蜂蠆。”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我国家朝堂,汝安得恣蜂蠆而狼顾耶!” 明 张景 《飞丸记·故旧存身》:“梟獍狼豺,误触髭髯戟两腮,蜜口生茶蕒,笑脸藏蜂蠆。” 清 郑燮 《焦山别峰庵雨中无事书寄舍弟墨》:“ 始皇 虎狼其心,蠭蠆其性,烧经灭圣,欲剜天眼而浊人心,故身死宗亡国灭,而遗经復出。” (4).指蜂尾的刺。亦比喻毒害或困难等不大。《好逑传》第一回:“ 铁公子 道:‘蜂蠆小难,若不能为兄排解,则是古有豪杰,今无英雄矣,岂不令 郭解 冷齿?’” 孙中山 《党员要注重宣传的奋斗》:“好像守门的蜂,尾上藏有蜂蠆,知道它的职务,是保护全羣安全的。” 不敢(1) 没有胆量,没有勇气做某事 他不敢拒绝妻子的要求 (2) 不要 有事同众人好好商量嘛,可不敢一说话就瞪眼 (3) 谦词,不敢当 贵姓?不敢当,姓盛。——周立波《山乡巨变》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