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景阳宫井双桐》 全文:秋港菱花干,玉盘明月蚀。
 血渗两枯心,情多去未得。
 徒经白门伴,不见丹山客。
 未待刻作人,愁多有魂魄。
 谁将玉盘与,不死翻相误。
 天更阔于江,孙枝觅郎主。
 昔妒邻宫槐,道类双眉敛。
 今日繁红樱,抛人占长簟。
 翠襦不禁绽,留泪啼天眼。
 寒灰劫尽问方知,石羊不去谁相绊。
 
 名句书法欣赏 翠襦不禁绽,留泪啼天眼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不禁 抑制不住,不由得 不禁失笑 不禁鼓起掌来 不禁不由 天眼(1).佛教所说五眼之一。又称天趣眼,能透视六道、远近、上下、前后、内外及未来等。《大智度论》卷五:“於眼,得色*界四大造清浄色,是名天眼。天眼所见,自地及下地六道中众生诸物,若近,若远,若麁,若细,诸色无不能照。”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大士天眼所照,预覩未来。” 唐  王维 《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诗:“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 (2).指天神之眼。《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玉帝天眼一看,果然便向那人道:‘似你这等的功行,便是我这里也无天条可引。’” (3).古人有日、月乃天之眼睛之说。诗文中常用以指月亮。 唐  卢仝 《月蚀诗》:“皇天要识物,日月乃化生。走天汲汲劳四体,与天作眼行光明……再得见天眼,感荷天地力。” 明  刘基 《次韵石末公七月十五夜月蚀诗》:“不知妖恠从何来,惝恍初惊天眼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