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项安世的《腊月一日咏雪二十韵简潘都干》 全文: 忽见纷然压,方惊甚矣衰。 已拚蓬换鬓,其奈粟生肌。 忆昔如黄犊,当轩望塑白狮。 踏模鞋透指,印貌面皴皮。 衮作毬行地,团成烛照帷。 檐冰充铎振,盆冻当钲搥。 壮岁身仍健,边城景又奇。 刘楼观乱落,平野看横吹。 犬躣凌晨出,骢骄尽夜驰。 三杯羞饮帐,百韵笑僵歧。 往事今如梦,前欢竟是谁。 非干为客苦,不是罢官悲。 溜响关门听,阶明映牖窥。 探深时遣婢,嘬冷更防儿。 喜妇添红炭,娱亲奉绿卮。 不知戎幕出,何处蹇驴骑。 上将分羔酒,诸军击惊池。 定须吟铁甲,应不恋金丝。 樵足锺山顶,渔蓑淮水涯。 金陵无限思,有底句来迟。
参考注释行地(1).行于地上。《淮南子·人间训》:“今人待冠而饰首,待履而行地。”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蜀郡 有 万里桥 , 玄宗 至而喜曰:‘吾常自知,行地万里则归。’” (2).《易·坤》:“牝马地类,行地无疆。” 王弼 注:“地之所以得无疆者,以卑顺行之故也。乾以龙御天,坤以马行地。” 孔颖达 疏:“以柔顺为体,终无祸患,顺行地无疆,不復穷已。”后以“行地”比喻坤德柔顺。《后汉书·皇后纪赞》:“乘刚多阻,行地必顺。” (3).比喻威德之行。《管子·小匡》:“是故天下之於 桓公 ,远国之民,望如父母,近国之民,从如流水。故行地滋远,得人弥众,是何也?怀其文而畏其武。” (4).比喻处世实践。《庄子·人间世》:“絶迹易,无行地难。” 王先谦 集解引 宣颖 云:“人之处世,不行易,行而不著迹难。” (5).经行的地方。 宋 杨万里 《见澹庵胡先生舍人》诗:“补天老手何须石,行地新堤早著沙。” 烛照 照耀;照亮 阳光烛照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