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林下一首三叠乙未韵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林下一首三叠乙未韵原文春秋廿如瞬,时节迅而便。 舜舛昔虚语,尧峣今愧肩。 清閒复午憩,嘉荫喜风穿。 不可无诗纪,乾隆六十年。 诗词问答问:林下一首三叠乙未韵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九十八 2. 予即位之初立?至乾隆六十年即当归政是以乙未林下戏题诗有云拟号个中者还当二十年比之朝臣致仕者有林下之称自乙未至今年乙卯倏已二十年荏苒光阴真同一瞬 参考注释春秋(1) 一年,四季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诗·鲁颂·閟宫》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2) 年龄 (3) 我国古代名,指公元前770—前476年中国各诸侯国争霸的时代 (4) 史书名。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孔子根据鲁国的编年史修订而成 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时节(1) 季节;时令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 (2) 又如:清明时节;秋收时节 (3) 时候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虚语(1).假话;空话。《列子·周穆王》:“古之真人,其觉自忘,其寝不梦,几虚语哉。” 汉 邹阳 《狱中上梁王书》:“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 南朝 梁 江淹 《诣建平王上书》:“下官闻‘仁不可恃,善不可依’,谓徒虚语,乃今知之。” 明 刘基 《发普济过明觉寺至深居记》:“人言天下名山水,多为浮屠所占,岂虚语哉?” (2).不用典故的语句。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近 任昉 、 王元长 等,辞不贵奇,竞须新事,尔来作者,寖以成俗。遂乃句无虚语,语无虚字。” 不可(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乾隆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公元1736—1795年) 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清· 姚鼐《登泰山记》 康熙乾隆咸丰三朝。——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乾隆丁亥冬。—— 清· 袁枚《祭妹文》 十年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