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李之世的《和贫家静〔净〕扫地》 全文: 琼人不货帚,教童缚数头。 贫家无长物,阶净竹脩脩。 巧月到庭除,偏能为我留。 窗明地亦洁,此乐安可媮。 净秽关至性,如味别薰莸。 士品亦如斯,入室人焉廋。
参考注释至性多指天赋的卓绝的品性。《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陛下履 有虞 之至性,追祖禰之深思,然惧左右过议,以累圣心。” 唐 刘湾 《虹县严孝子墓》诗:“至性教不及,天然得所资。” 宋 王安石 《黄*菊有至性》诗:“黄*菊有至性,孤芳犯羣威。” 薰莸香草和臭草。喻善恶、贤愚、好坏等。语本《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杜预 注:“薰,香草;蕕,臭草。十年有臭,言善易消,恶难除。”《魏书·辛雄传》:“今君子小人薰蕕不别,岂所谓赏善罚恶,殷勤隐恤者也。” 清 李渔 《奈何天·形变》:“人中魔怪,竟做了云中仙客,一般的桃柳三春,不枉我薰蕕半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