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浣溪沙·山头水道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敦煌曲子 |
释义 | 浣溪沙·山头水道原文忽见山头水道堙。鸳鸯环甲被金鞍。 马上弯弓搭箭射。塞门看。 为报乞寒王子大。胭脂山下战场宽。 丈夫儿出来须努力。觅取策三边。 诗词问答问:浣溪沙·山头水道的作者是谁?答:敦煌曲子 注释1.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补遗 参考注释山头(1) 山的顶部 (2) 山峰 (3) 比喻独占一方的宗派 拉山头 水道(1) 水流的通道,包括沟渠、江河等 (2) 水路 打水道去的广州 鸳鸯(1) 亚洲一种亮斑冠鸭(Aix galericulata),它与西半球的林鸭关系较近,常被人工饲养。比鸭小,雄的羽毛美丽,头有紫黑色羽冠,翼的上部黄褐色;雌的全体苍褐色;栖息于池沼之上,雌雄常在一起 自名为鸳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比喻恩爱夫妻 马上(1) 立刻;立即 大家坐好,电影马上要开映了 我马上就和你在一起 (2) 在马背上 马上比武 弯弓(1).挽弓;拉弓。 汉 贾谊 《过秦论》上:“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唐 崔融 《拟古》诗:“拔剑斩长榆,弯弓射小棘。” 明 李梦阳 《豆莝行》:“弯弓值冻不敢发,昔何猛毅今何懦?” 毛 * 《沁园春·雪》词:“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2).谓原相友善者反目成仇。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一:“初, 舒 为县尉,坐手 * 停废, 无尽 为御史,言其才可用,乃得改官,至是乃尔,士论恶之……弯弓成俗,亦何足多怪。”《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酒肉弟兄千箇有,落难之中无一人。还有朝兄弟,暮仇敌,纔放下酒杯,出门便弯弓相向。” (3).弯曲成弓形。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四章:“老头把饭端了上来, 余敬唐 就弯弓着背走出去了。” 塞门(1).屏,影壁。《论语·八佾》:“邦君树塞门, 管氏 亦树塞门。” 邢昺 疏:“塞犹蔽也。《礼》:天子外屏,诸侯内屏,大夫以帘,士以帷是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你每日倚着塞门桩子使唤俺,今以后叫你闻着俺的风声脑子疼。” (2).闭门。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 敬通 见抵,罢归田里,闭关却扫,塞门不仕。”《新唐书·食货志二》:“每中官出,沽浆卖饼之家皆彻肆塞门。” (3).谓门户阻塞。形容登门之人众多。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王彦伯 自言医道将行,时列三四灶煮药于庭。老少塞门而请。” 边关。《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简伟塞门,献状絳闕。旦刷 幽 燕 ,昼秣 荆 越 。” 李善 注:“塞,紫塞也。有关,故曰门。” 宋 曾巩 《边将》诗:“汛扫沙磧无纤埃,塞门千里常夜开。” 明 李梦阳 《送李中丞赴镇》诗:“塞门萧萧风马鸣, 长城 雪残春草生。” 乞寒亦作“ 乞寒胡 ”。亦作“ 乞寒泼胡 ”。古代外来杂戏。《周书·宣帝纪》:“御 正武殿 ,集百官及宫人内外命妇,大列妓乐,又纵 胡 人乞寒,用水浇沃为戏乐。”《新唐书·韩朝宗传》:“今乞寒胡非古不法,无乃为狄?”《新唐书·张说传》:“乞寒泼胡,未闻典故,裸体跳足,汩泥挥水,盛德何观焉。” 王子(1) 帝王的儿子 王子皇孙。——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古时也泛指贵族子弟 王子犯法,与民同罪 胭脂山亦作“臙脂山”。1.即 燕支山 。古在 匈奴 境内,以产燕支(胭脂)草而得名。 匈奴 失此山,曾作歌曰:“失我 燕支山 ,使我妇女无颜色。”因水草丰美,宜于畜牧,向为塞外值得怀念的地方。 清 纳兰性德 《满江红》词:“ 代 北 燕 南,应不隔月明千里,谁想念 臙脂山 下,悲哉秋气。” (2).古代 闽中郡 北 莲花峰 下的一座小山,因土色红如胭脂而得名。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二》:“ 闽中郡 北 莲花峯 下有小阜,土色殷红,俗谓之 胭脂山 ,相传 闽 越王 女弃脂水处也。” 战场交战的场所 开赴战场 身外即战场。——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丈夫儿犹言男子汉。 宋 严羽 《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词:“丈夫儿,富贵等浮云,看名节。” 出来(1)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地 (2) 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从里向外 小伙子,拿点干劲出来 (3) 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由隐蔽到显露 群众的积极性都焕发出来了 我认出他来了 (4) 表示动作完成,兼有使一种新的事物产生或从无到有的意思 办法已经研究出来了 一定想得出好主意来 (5) 也可以表示动作使人或物在某一方面获得了某种好的能力或性能 他的嗓子练出来了 努力尽量将力量使出来 努力钻研业务 觅取仔细寻找而得到 野鸡到处觅取食物 三边(1). 汉 时指 匈奴 、 南越 、 朝鲜 。《史记·律书》:“ 高祖 有天下,三边外畔。” (2).指东、西、北边陲。《后汉书·杨震传》:“ 羌 虏钞掠,三边震扰。”《资治通鉴·汉安帝延光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三边,东、西、北也。” (3). 明 时指 延绥 、 甘肃 、 宁夏 三地区。《明史·宪宗纪一》:“﹝ 成化 十年正月﹞癸卯, 王越 总制 延绥 、 甘肃 、 寧夏 三边,驻 固原 。” (4).原 安边 及 定边 、 靖边 三县的合称。抗日战争时期为 陕 甘 宁 边区的行政分区,简称 三边 。 毛 * 《组织起来》:“我希望你们回到 关中 去,回到 陇东 去,回到 三边 去……领导人民,领导群众,把工作做得更好。” (5).泛指边境,边疆。 唐 辛常伯 《军中行路难》诗:“但令一被君王知,谁惮三边征战苦。” 宋 刘克庄 《汉宫春·丞相生日乙丑》词:“但管取,三边无警,活他百万生灵。” 元 无名氏 《昊天塔》第一折:“可怜死战三边上,不得生封万户侯。”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