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杨杰的《谢公约惠墨竹图》 全文: 幽人渍墨写成竹,变化琅玕作玄玉。 公约赠我两大轴,不比丹青凡草木。 六月都城苦炎燠,车马纷纷正驰逐。 曲台官冷昼掩关,净扫虚堂展霜幅。 帘间忽有微风来,不动纤枝清满屋。 忆得扁舟载雪时,曾寄会稽江上宿。
参考注释公约(1) (2) 机关、团体或街道居民内部拟定的供共同遵守的章程 卫生公约 (3) 两个以上国家商量涉及他们共同事务的规定(如有关邮资、版权或战争行动) 版权公约 万国邮政公约 大轴大轴子。 老舍 《四世同堂》六三:“戏码相当的硬,倒第三是 文若霞 的《奇双会》,压轴是 招弟 的《红鸾禧》,大轴是名角会串《大溪皇庄》。” 不比 不同于,有差异,不可相比 不想今年不比往年。——刘半农《拟拟曲》 丹青 丹和青是我国古代绘画,常用的两种颜色,借指绘画 竹帛所载,丹青所画。——《汉书·苏武传》 尤善丹青。——《晋书·顾恺之传》 凡草众草;杂草。《吕氏春秋·任地》:“凡草生藏,日中出。” 高诱 注:“凡草,庶草也。” 唐 张谓 《进婆罗树枝状》:“婆罗树特称奇絶,不庇凡草,不栖恶禽。” 唐 白居易 《山中五绝句·石上苔》:“路旁凡草荣遭遇,曾得七香车辗来。” 宋 陆游 《葺小圃及东斋》诗:“凡草犹当养,芳兰可得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