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哀莫大于心死 |
释义 | 哀莫大于心死历史典故 哀莫大于心死历史词典解释心死:指心情沮丧,意志消沉。 最悲哀的莫过于心死。 表示丧失精神力量是人生最大的悲哀。语出《庄子.田子方》:“仲尼曰:‘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清.吴趼人《痛史》八回:“古人有言:‘哀莫大于心死。’我们中国人心一齐都死完了,如何不哀!”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三:“哀莫大于心死。读先生此词,犹有天良触发否乎?”章炳麟《华6*国月刊发刊辞》:“哀莫大于心死,可为长惧深戚者此也。” 其他 最可悲的事,莫过于麻木不仁,不思进取。语出《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况周颐《蕙风词话》:“哀莫大于心死,读先生此词,犹有天良触发否乎?”△用于描写人消沉至极。→心灰意冷 ↔发愤图强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临深履薄同“履薄临深”。后汉书.杨终传:“今君位地尊重,海内所望。岂可不临深履薄,以为至戒!” 并列 面对深渊,脚踩薄冰。比喻处境十分险恶。语本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周书·文帝纪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