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哀矜勿喜 |
释义 | 哀矜勿喜历史典故 哀矜勿喜怎么写好看:
哀矜勿喜历史词典解释《论语.子张》:“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指对罪犯应怀哀怜之心,切莫自鸣得意。后以“哀矜勿喜”泛指对人的不幸遭遇须同情体恤。《魏书.肃宗纪》:“刺史守令,与朕共治天下,宜哀矜勿喜,视民如伤。”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妓是一种不健全的职业,我们对于她们,应有哀矜勿喜之心。” 并列 勿以喜折狱而沾沾自喜,对犯人要有治病救人之心。语本《论语·尧曰篇第二十》:“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97回:“屡劝他缓狱恤刑,哀矜勿喜,偏姑父习以为常,遂致怨家挟恨。”也指对因饥寒而操“贱业”的人要同情。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我们对于她们,应有哀矜勿喜之心。”△用于描写对犯人的同情心。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天打雷轰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八回:“好婶娘,亲婶娘,以后蓉儿要不真心孝顺您老人家,天打雷劈。”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