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晁说之的《偶得双头莲花戏作》 全文: 君子不见昭仪飞燕姊妹在汉宫,同妍共丽媚赤凤,赤凤一日与俱逝长空。 又不见大舅小舅兄弟专晋亦何有,兄招千里兵,弟殒一杯酒。 嗟尔芙蓉芬芳姿,山水无染称瑰奇。 亭亭各映清涟漪,高下浅深何不宜。 尝游镜湖五月时,目极万叠青罗衣,一花独出擅朝晖。 譬如神情散朗王夫人,不争铅黄桃李春。 又如君子立朝廷,朋而不倚自修正。 何乃反常为异失故态,比之人事那足爱。 只恐横塘知我有恨处,故教绝艳相并语。 莫言才气世无双,并蒂何如君看取。 不然戏我坎壈此世每不偶,逢人好匹开笑口。
名句书法欣赏 亭亭各映清涟漪,高下浅深何不宜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亭亭(1) 高耸直立的样子 亭亭净植。——宋· 周敦颐《爱莲说》 亭亭独立。——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亭亭如盖。——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形容女子或花木挺立秀气 涟漪见“ 涟猗 ”。 高下 指高低、优劣(用于比较双方的水平) 两个人的技术不分高下 浅深(1).深和浅。《礼记·王制》:“意论轻重之序,慎测浅深之量以别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虽浅深不同,详略各异,其褒德显荣,典章一也。” 宋 苏轼 《学士院试孔子从先进论》:“其志不同,故其术有浅深,而其成功有巨细。” 郭沫若 《羽书集·由“有感”说到气节》:“悲歌 燕 赵 已消沉,沦落何须计浅深?” (2).深厚。 宋 苏舜钦 《启事上奉宁军陈侍郎》:“自尔家事细微,必为賙给,使举族免於流转,得专孝思,其为惠浅深,以此可见。” 不宜 不适合,不适宜 这种土壤不宜种花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