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李白的《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 全文:我昔宫钓白龙,宫放龙溪水宫傍。
 道成宫本欲去,挥手凌苍苍。
 时来不关人,谈笑游轩皇。
 献纳少成事,归休辞建章。
 十年罢西笑,览镜如秋霜。
 闭剑琉璃匣,炼丹紫翠房。
 身佩豁落图,腰垂虎鞶囊。
 仙人驾彩凤,志在穷遐荒。
 恋子四五人,裴回未翱翔。
 东流送白日,骤歌兰蕙芳。
 仙宫两无从,人间久摧藏。
 范蠡说句践,屈平去怀王。
 飘飘紫霞心,流浪忆江乡。
 愁为万里别,复此一衔觞。
 淮水帝王州,金陵绕丹阳。
 楼台照海色,衣马摇川光。
 及此北望君,相思泪成行。
 朝云落梦渚,瑶草空高堂。
 帝子隔洞庭,青枫满潇湘。
 怀君路绵邈,览古情凄凉。
 登岳眺百川,杳然万恨长。
 知恋峨眉去,弄景偶骑羊。
 
 参考注释豁落图道教的符箓。 唐  李白 《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诗:“身佩豁落图,腰垂虎盘囊。” 金松岑 《古意仿三十六体》诗:“上阳君自何年别,豁落图成鬢已霜。”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的道教迷信及其觉醒》:“腰系着绣有伏虎形的荷包,荷包中盛着《豁落图》,即所谓《道箓》。--‘豁落’是道教术语。” 鞶囊(1).革制的囊。古人用以盛手巾细物。《三国志·魏志·武帝纪》“王崩于 洛阳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无名氏《曹瞒传》:“被服轻綃,身自佩小鞶囊,以盛手巾细物。”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八:“﹝ 李文定公 ﹞在 陕 西,籍诸州兵数为小册,尝置鞶囊中以自随。” (2).革制的囊。古代职官用以盛印绶。 北魏 后,以其不同绣饰表示官阶。 汉  班固 《与窦宪笺》:“ 固 于 张掖县 受赐所服物虎头绣鞶囊一双。”《宋书·礼志五》:“鞶,古制也。 汉 代著鞶囊者,侧在腰间。或谓之傍囊,或谓之綬囊,然则以此囊盛綬也。”《隋书·礼仪志六》:“鞶囊,二品已上金缕,三品金银缕,四品银缕,五品、六品綵缕,七、八、九品綵缕,兽爪鞶。官无印綬者,并不合佩鞶囊及爪。” 明  何景明 《三清山人歌》:“山人佩剑冠远游,腰间鞶囊垂虎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