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受之增踧踖,见者亦惊疑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赵蕃的《谢张帅》 全文: 参考注释踧踖(1).恭敬而不安的样子。《论语·乡党》:“君在,踧踖如也。”《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臣惶怖战慄,诚不自安,每会见,踧踖无所措置。” 冰心 《冬儿姑娘·我们太太的客厅》:“ 陶先生 仍旧踧踖的含糊的答应了一声。” (2).徘徊不进貌。 宋 司马光 《上皇太后疏》:“彷徨而不自安,踧踖而不敢进。” 清 陈允衡 《江上寄答》诗:“怀刺宾在堂,将前还踧踖。” 惊疑惊讶疑惑。 南朝 宋 鲍照 《伤逝赋》:“忽若谓其不然,自惆悵而惊疑。” 唐 牛僧孺 《玄怪录·齐推女》:“一家惊疑,不为之信。”《三国演义》第七一回:“领三千兵于山中险要去处,多立旌旗,以壮我兵之声势,令敌人惊疑。” 王统照 《春雨之夜·湖畔儿语》:“在这日黄昏的冷清清的湖畔,忽然遇到他,怎不使我惊疑。”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