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屈大均的《紫萸香慢 送雁》 全文: 恨沙蓬,偏随人转,更怜雾柳难青。 问征鸿南向,几时暖返龙庭。 正有无边烟雪,与鲜飚千里,送度长城。 向并门少待,白首牧羝人,正海上,手携李卿。 秋声,宿定还惊。 愁里月,不分明。 又哀笳四起,衣砧断续,终夜伤情。 跨羊小儿争射,恁能到,白蘋汀。 尽长天遍排人字,逆风飞去,毛羽随处飘零,书寄未成。
参考注释秋声指秋天里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落叶声、虫鸟声等。 北周 庾信 《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唐 刘禹锡 《登清暉楼》诗:“ 潯阳江 色潮添满, 彭蠡 秋声雁送来。” 明 吴甡 《杂兴》诗:“空林何歷歷,落叶尽秋声。”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 龙泉寺 边的深林丛树时时送出秋声,一阵一阵萧萧的大有雨意,也似催人离别。” 宿定预先确定。《管子·地图》:“故将出令发士,期有日数矣。宿定所征伐之国,使羣臣大吏父兄便辟左右,不能议成败,人主之任也。”《南史·刘穆之传》:“ 刘 孟 诸公俱起布衣,共立大义,事乃一时相推,非宿定臣主分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