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怪石烂斑蹲玉虎,老松蟠屈卧苍虬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重玉的《龙泉寺应制诗》 全文: 参考注释怪石(1).似玉的美石。《书·禹贡》:“ 岱 畎,丝、枲、鈆、松、怪石。” 孔 传:“怪异好石似玉者。” 陆德明 释文:“怪石,碔砆之属。”《山海经·中山经》:“ 薄山 之首曰 苟牀之山 ,无草木,多怪石。” 郭璞 注:“怪石,似玉也。” 宋 苏轼 《后怪石供》:“ 苏子 既以怪石供 佛印 , 佛印 以其言刻诸石。” (2).奇形怪状之石。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廻谿,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唐 方干 《题故人废宅》诗之一:“閒花旧识犹含笑,怪石无情更不言。” 烂斑犹斑烂。灿烂多彩。 宋 文同 《花坞》诗:“繚绕穿红蕚,烂斑踏紫苔。”《金*瓶*梅词话》第二四回:“但见银河清浅,珠斗烂斑,一轮团圆皎月,从东而出,照得院宇犹如白昼。” 郭沫若 《文艺论集·讨论注译运动及其他》:“本月二日由海外归来,料想故国的论坛必随春色之烂斑而呈一种葱茏的状态。” 玉虎(1).虎形的玉器或装饰物。 晋 王嘉 《拾遗记·秦始皇》:“ 始皇 嗟曰:‘刻画之形,何得飞走?’使以淳漆各点两玉虎一眼睛,旬日则失之,不知所在。” 金 元好问 《过晋阳故城书事》诗:“东闕苍龙西玉虎,金雀觚稜上云雨。” (2).白*虎。 北周 庾信 《为齐王进白兔表》:“臣闻舆图欲远,则玉虎晨鸣;辙迹方开,则银獐入贡。” 清 朱鹤龄 《咏雪狮子十韵》:“岂是金牛出,还疑玉虎鸣。” (3).井上的辘轳。 唐 李商隐 《无题》诗:“金蟾囓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迴。” 清 纳兰性德 《虞美人》词:“緑阴帘外梧桐影,玉虎牵金井。” 林学衡 《无题杂诗》:“玉虎丝牵惹恨长,瘦腰谁似 沉东阳 。” 蟠屈(1).盘旋屈曲;回环曲折。《太平广记》卷四五八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李黄》:“但见枯槐树中,有大蛇蟠屈之跡。”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功德寺》:“寺两侧皆古松,枝柯青翠,蟠屈覆地,盖塞外别种。”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朱佩茝》:“ 朱 试往观,物方蟠屈,闭目如睡。” (2).抑郁纠结。 宋 苏舜钦 《答韩持国书》:“心志蟠屈不开,固亦极矣!” 苍虬亦作“ 苍虯 ”。1.青色的龙。 三国 魏 曹植 《九咏》:“駟苍虬兮翼轂,驾陵鱼兮驂鲸。” 唐 王勃 《寻道观》诗:“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 明 杨柔胜 《玉环记·延赏庆寿》:“苍虬白鹤常廝守,松柏同荣,岁寒不朽。” (2).形容树木盘曲的枝干。 宋 王沂孙 《疎影·咏梅影》词:“苍虯欲捲涟漪去,慢蜕却、连环香骨。” 清 顾炎武 《岁九月虏令伐我墓柏二株》诗:“老柏生崇冈,本是苍虬种。” 见“ 苍虬 ”。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