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轼的《赵阅道高斋》 全文: 见公奔走谓公劳,闻公隐退云公高。 公心底处有高下,梦幻去来随所遭。 不知高斋竟何义,此名之设缘吾曹。 公年四十已得道,俗缘未尽余伊皋。 功名富贵俱逆旅,黄金知系何人袍。 超然已了一大事,持冠而去真秋毫。 坐看猿猱落罝罔,两手未肯置所操。 乃知贤达与愚陋,岂直相去九牛毛。 长松百尺不自觉,企而羡者蓬与蒿。 我欲赢粮往问道,未应举臂辞卢敖。
名句书法欣赏 不知高斋竟何义,此名之设缘吾曹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不知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高斋(1).高雅的书斋。常用作对他人屋舍的敬称。 唐 孟浩然 《宴张别驾新斋》诗:“高斋徵学问,虚薄滥先登。” 明 徐祯卿 《在武昌作》诗:“高斋今夜雨,独卧 武昌 城。” 苏曼殊 《与高天梅论文学书》:“ 天梅居士 侍者:昨岁自 江户 归国,拟于桂花香里,趋叩高斋,而竟不果。” (2). 唐 杜甫 书斋名。 唐 杜甫 《宿江边阁》诗:“暝色延山逕, 高斋 次水门。” 宋 陆游 《东屯高斋记》:“ 少陵先生 晚游 夔州 ,爱其山川不忍去。三徙居皆名 高斋 。质於其诗,曰‘次水门’者, 白帝 城之 高斋 也;曰‘依药饵’者, 瀼西 之 高斋 也;曰‘见一川’者, 东屯 之 高斋 也。故其诗又曰:‘ 高斋 非一处。’” 吾曹犹我辈;我们。《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吾曹何爱不为公。” 南朝 梁 王僧孺 《与何炯书》:“斯大丈夫之志,非吾曹之所能及已。” 宋 杨万里 《次主簿叔乞米韵》:“文字借令真可煮,吾曹从古不应贫。”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吾曹市语,举大数以为言,五金盖五十金云。” 郭沫若 《在欢送志愿军大会上》诗:“海洋深情逾骨肉,永恒胜利属吾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