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辙的《滕王阁》 全文:客从筠溪来,欹仄困一叶。
 忽逢章贡余,滉荡天水接。
 风霜出洲渚,草木见毫末。
 势奔西山浮,声动古城嶪。
 楼观却相倚,山川互开阖。
 心惊鱼龙会,目送凫雁灭。
 遥瞻客帆久,更悟江流阔。
 史君东鲁儒,府有徐孺榻。
 高谈对宾旅,确论精到骨。
 余思属湖山,登临寄遗堞。
 骄王应笑滕。
 狂客亦怜勃。
 万钱罄一饭,千金卖丰碣。
 豪风相凌荡,俳语终仓猝。
 事往空长江,人来逐飞楫。
 短篇竟芜陋,绝景费弹压。
 但当倒罂瓶,一醉付江月。
 
 参考注释贡余(1). 宋 时对待补太学生的嘲谑语。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二:“ 淳熙 丁酉,议者以混补太学,人数猥冗,遂立待补太学生之法。以终场人数定其额,百人取三,继又倍之。预选者,是亦薄收场屋之效。时多嘲謔之语。独司业 计 公 衡 ,名之曰‘贡餘’,尤觉雋永。” (2).御膳赐及民间者谓贡馀。 元  杨允孚 《滦京杂咏》之九十:“御饌官厨不较餘, 金门 掌膳意勤如,更分光禄瓶中酒,烂醉归时月上初”原注:“凡御膳及民间者谓之贡餘。” (3).纸名。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四》:“澄心堂纸之外, 蜀 有玉版,有贡餘,有经屑,有表光。” 滉荡(1).高远貌。 唐  韩愈 《南内朝贺归呈同官》诗:“滉荡天门高,著籍朝厥妻。” (2).摇晃,波动貌。亦指波动之水。 唐  李群玉 《三月五日陪裴大夫泛长沙东湖》诗:“綵舟浮滉荡,绣轂下娉婷。”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斜日秋烟,滉荡百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