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平粜》 全文: 塞外秋多丰,早霜逢昨岁。 以此逮实时,未能饱结穗。 市粮价因高,平粜命畺吏。 何处弗勤民,为筹衣食遂。 然吾更深思,盈虚消息义。 享豫讵能恒,逢否有必至。 即如蒙古人,育四畜生计。 无须饲养劳,野草资食馈。 长此孳息富,谷量应不啻。 亦或遇疫年,合群尽倒毙。 徒顾救无方,生计亦告匮。 乃知循环道,往必复斯致。 絜矩保泰难,怵惕深盟志。
参考注释讵能岂能。 南朝 梁 江淹 《休上人怨别》诗:“宝书为君掩,瑶瑟詎能开。”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顾求书之詔屡下,天下家藏,詎能悉上册府!” 清 纳兰性德 《桑榆墅同梁汾夜望》诗:“丝竹在 东山 ,怀哉詎能忘。” 必至(1).指事理的必然归向。《战国策·齐策四》:“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君知之乎?” (2).必定要做到。表示意志的坚决。《汉书·蒯通传》:“ 孟賁 之狐疑,不如童子之必至。”后因以借指童子。 宋 叶适 《始论一》:“故以一取百,帝王之虑也;以一取十,伯强之虑也;以一取一,必至之虑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