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刘章(微之)的《题李西杰水竹居》 全文:在昔香山老,水友而竹师。
 心虚是师道,性静友亦宜。
 孰谓物理妙,乃为高贤资。
 佳哉陇西子,结屋溪之湄。
 溪上亦何有,有竹如在淇。
 涓涓峙寒碧,澄澄烛须眉。
 微风一披拂,杂佩声参差。
 俄顷万籁寂,粹然淡馀姿。
 可但子师友,我方师友之。
 未到三叹息,徒劳形梦思。
 
 参考注释心虚(1) 做错了事或坏事怕人知道 (2) 缺乏自信 师道(1).犹师法。指老师的学问或技艺体系。《汉书·匡衡传》:“ 望之 奏 衡 经学精习,説有师道,可观览。”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师法》:“数十年前,士人多能持师道,以训弟子。” (2).为师之道。《后汉书·桓荣传》:“臣师道已尽,皆在太子,谨使掾臣 氾 再拜归道。” 宋  陈亮 《廷对策》:“后世之所谓明君贤主,于君道容有未尽,而师道则遂废矣。” (3).指师之地位、作用以及尊师之风尚。 唐  韩愈 《师说》:“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古之师道,实在太尊,我对此颇有反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