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李白的《江夏行》 全文: 忆昔娇小姿,春心亦自持。 为言嫁夫婿,得免长相思。 谁知嫁商贾,令人却愁苦。 自从为夫妻,何曾在乡土。 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 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 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 使妾肠欲断,恨君情悠悠。 东家西舍同时发,北去南来不逾月。 未知行李游何方,作个音书能断绝。 适来往南浦,欲问西江船。 正见当垆女,红妆二八年。 一种为人妻,独自多悲凄。 对镜便垂泪,逢人只欲啼。 不如轻薄儿,旦暮长相随。 悔作商人妇,青春长别离。 如今正好同欢乐,君去容华谁得知。
名句书法欣赏 东家西舍同时发,北去南来不逾月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东家西舍犹言左邻右舍。 唐 李白 《江夏行》:“东家西舍同时发,北去南来不逾月。未知行李游何方,作箇音书能断絶。”亦作“ 东邻西舍 ”。 宋 汪莘 《好事近》词:“东邻西舍絶经过,新月是相识。”《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 田氏 抚尸大哭。少不得央及东邻西舍,製备衣衾棺槨殯殮。” 同时(1) 同时代;同一时候 同时发生 同时发火。——《资治通鉴》 (2) 并且 任务艰巨,同时时间又很紧迫 逾月亦作“踰月”。1.古代礼制,士死后要满一个月,到第二个月才下葬,称为“逾月”之制。《左传·隐公元年》:“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诸侯五月,同盟至;大夫三月,同位至;士踰月,外姻至。” 杨伯峻 注:“踰月者,歷二月也。” 宋 穆修 《徐文质墓志铭》:“生能葬以其道,正合士礼踰月之制。” (2).谓时间超过一个月。 汉 蔡邕 《述行赋》:“ 延熹 二年秋,霖雨逾月。” 南唐 李建勋 《送人诗》:“相见未逾月,堪悲远别离。”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二:“乐饮逾月,忽飘然浮海去,逾岁而归。” (3).犹言一个月后。 宋 秦观 《录宝林事实》:“逾月,赐号 宝林禪院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谢》:“逾月, 小谢 书居然端好,生偶赞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