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白玉蟾的《心竟恁地歌》 全文: 我生不信有神仙,亦不知有大罗天。 那堪见人说蓬莱,掩面却笑渠风颠。 七返还丹多不实,往往将谓人虚传。 世传神仙能飞升,又道不死延万年。 肉既无翅必坠地,人无百岁安可延。 满眼且见生死俱,死生生死相循旋。 翠虚真人与我言,他所见识大不然。 恐人缘浅赋分薄,自无寿命归黄泉。 人身只有三般物,精神与气常保全。 其精不是交感精,廼是玉皇口中涎。 其气即非呼吸气,乃知却是太素烟。 其神即非思虑神,可与元始相比肩。 我闻其言我亦怖,且怖且疑且擎拳。 但知即日动止间,一物相处常团圆。 此物根蒂乃精气,精气恐是身中填。 岂知此精此神气,根於父母未生前。 三者未常相返离,结为一块太无边。 人之生死空自尔,此物湛寂何伤焉。 吾将矍然以自思,老者必不虚其言。 是我将有可爱业,渠必以此示言诠。 开禧元年中秋夜,焚香跪地口相传。 朅尔行持三两日,天地日月软如绵。 忽然嚼得虚空破,始知钟吕皆参玄。 吾之少年早留心,必不至此犹尘缘。 且念八百与三千,云鹤相将来翩翩。
名句书法欣赏 翠虚真人与我言,他所见识大不然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翠虚碧空,高空。 唐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翠虚捎魍魎,丹极上鯤鹏。” 真人(1) 亲身和活着的人 在银幕上…但决非真人 (2) 道教称有养本性或修行得道的人,多用做称号 见识(1) 指明智地、正确地作出判断及认识的能力 见识产生于人的才智,也产生于他的天性与心地 (2) 广泛接触事物,扩大见闻 出去见识见识 (3) 知识;见闻 见识不广 不然(1) 不是这样,并非如此 其实不然 (2) 用在句子开头,表示否定对方的话 不然,事情没有那样简单 (3) 否则,表转折,不这样做就会出现相反的结果或情况 我得早点去,不然就赶不上大车了 (4) 否则 要去就别迟到,不然,就甭去了 |